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锰含量测定:检测锰合金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范围0.1%~99.9%,精度0.05%。
铁含量测定:分析合金中杂质铁的含量,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限0.001%,重复性≤1%。
碳含量测定:测定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采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量范围0.001%~5%,误差≤0.0005%。
硫含量测定:检测合金中硫的质量分数,采用红外吸收法,测量范围0.0001%~0.1%,重复性≤0.0002%。
磷含量测定:分析杂质磷的含量,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限0.0005%,相对误差≤2%。
抗拉强度测试:评估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按照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试样规格Φ10mm50mm,测试速度2mm/min,精度1MPa。
屈服强度测试:测量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加载速率0.01mm/s~10mm/s,分辨率0.1MPa。
伸长率测定:计算材料拉伸后的长度变化率,试样标距50mm,测量精度0.1mm,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布氏硬度测试:评估材料表面硬度,使用布氏硬度计,试验力3000kgf,钢球直径10mm,压痕直径测量精度0.01mm。
冲击韧性测试:测定材料抗冲击破坏的能力,采用夏比V型缺口试样,缺口深度2mm,冲击能量范围1J~500J,精度0.5J。
腐蚀速率测定:评估材料在特定介质中的腐蚀程度,采用重量法,试验周期720小时,腐蚀速率计算精度0.001mm/a。
晶粒度评级:分析合金的晶粒大小,使用金相显微镜,放大倍数100~500,评级标准GB/T6394-2002,级别范围1~10级。
铜含量测定:检测合金中铜元素的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范围0.001%~10%,精度0.01%。
锌含量测定:分析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限0.0005%,重复性≤1%。
锰钢:用于工程机械、矿山设备等,检测其强度、耐磨性及抗冲击性能。
锰铝合金: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评估其轻量化、抗腐蚀及高温稳定性。
锰铜合金:用于电子元件、精密仪器,检测其导电性、热稳定性及加工性能。
锰镍合金:用于化工设备、海洋工程,分析其耐酸碱、抗海水腐蚀及抗疲劳性能。
锰钛合金:用于高温环境部件,测定其高温强度、抗氧化及蠕变性能。
锰锌铁氧体:用于电子变压器、电感元件,检测其磁导率、损耗特性及居里温度。
铸造锰合金:用于铸件生产,评估其铸造性能、内部缺陷(如气孔、裂纹)及力学性能。
焊接用锰合金焊丝:用于焊接工艺,检测其成分均匀性、焊接接头强度及塑性。
锰合金管材:用于输送管道,测定其耐压强度、腐蚀速率及尺寸精度。
锰合金板材:用于结构件,分析其平面度、抗拉强度、折弯性能及表面质量。
锰合金线材:用于电线电缆、弹簧元件,检测其直径公差、拉伸强度及扭转性能。
锰合金锻件:用于重型机械,评估其锻造密度、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
GB/T3881-2019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化学分析方法。
ASTMA339-2020高锰钢铸件标准规范。
ISO14345-2017金属材料锰合金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ASTME10-2022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ISO148-1-2016金属材料夏比冲击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0123-2021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基本术语和定义。
ASTMG31-2020浸泡腐蚀试验方法。
ISO6506-1-2014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ASTMA29-2021热加工碳素钢和合金钢棒材标准规范。
GB/T1591-201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测定锰合金中锰、铁等元素的含量,波长范围190nm~900nm,检出限0.001mg/L,精度0.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合金中多种元素(如铁、碳、硫)的含量,元素覆盖范围广,检测限0.0001%,重复性≤1%。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仪:用于碳、硫含量的测定,燃烧温度≥1800℃,红外检测范围0.0001%~5%,误差≤0.0005%。
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屈服强度测试,最大试验力1000kN,加载速率0.01mm/s~10mm/s,分辨率0.1MPa。
布氏硬度计:测量材料表面硬度,试验力范围62.5N~3000N,钢球直径1mm~10mm,压痕直径测量精度0.01mm。
夏比冲击试验机:测定冲击韧性,冲击能量范围1J~500J,缺口类型V型/U型,分辨率0.5J。
金相显微镜:分析晶粒度、显微组织,放大倍数50~1000,数字成像分辨率19201080像素。
腐蚀试验箱:进行浸泡、盐雾腐蚀试验,温度范围0℃~100℃,湿度范围30%~95%,试验周期可设定1~1000小时。
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合金粉末的粒度分布,测量范围0.1μm~1000μm,重复性≤2%。
直读光谱仪:快速分析合金化学成分,测量时间≤30秒,元素检测限0.001%,精度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