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线性热膨胀系数(α):测量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长度变化率,温度范围-100~1000℃,测量精度110⁻⁶/℃,试样尺寸长20~100mm、直径3~10mm。
体积热膨胀系数(β):反映材料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温度范围20~800℃,测试方法排水法/气体膨胀法,精度210⁻⁶/℃。
热膨胀曲线:记录材料从室温到高温的尺寸变化过程,升温速率5~20℃/min,数据采集间隔1℃,曲线分辨率0.1μm。
相变温度下的热膨胀:检测材料相变(如结晶、熔融)时的膨胀突变,相变温度范围5℃,突变尺寸变化量≥0.01μm,保温时间10~30min。
各向异性热膨胀系数:针对各向异性材料(如碳纤维、单晶硅),测量不同方向的膨胀率,方向分辨率0.1,各方向精度差异≤110⁻⁶/℃。
低温热膨胀系数:测量材料在低温环境(如液氮温度)下的膨胀特性,低温范围-196~20℃,温度均匀性1℃,试样冷却速率10~50℃/min。
高温热膨胀系数:针对耐高温材料(如陶瓷、金属合金),测量高温下的膨胀,高温范围500~1500℃,加热方式电阻加热/感应加热,试样最大载荷50N。
热膨胀滞后现象:检测材料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膨胀曲线的差异,滞后温度范围20~500℃,滞后量≤0.510⁻⁶/℃,循环次数3~5次。
薄膜材料热膨胀系数:测量薄膜(厚度≤100μm)的线性膨胀,薄膜厚度范围1~100μm,基底材料硅/石英,测量方法激光干涉法。
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针对复合材料(如纤维增强塑料),测量整体的膨胀特性,纤维含量10%~70%,层合结构单向/双向,测试标准ISO11359。
金属材料: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结构材料,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陶瓷材料:氧化铝、氮化硅、碳化硅等耐高温材料,应用于电子元件、工业窑炉。
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塑料,用于包装、建筑材料。
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树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用于航空航天、体育器材。
电子材料:硅晶圆、陶瓷基板、液晶材料等,用于半导体、电子设备。
建筑材料:混凝土、砖块、保温材料等,用于建筑结构、thermalinsulation。
光学材料:玻璃、光学晶体、光学薄膜等,用于眼镜、相机镜头。
医疗器械材料:钛合金、医用塑料等,用于植入式器械、手术工具。
航空航天材料:高温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等,用于飞机机身、发动机部件。
能源材料:电池正极材料、燃料电池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等,用于新能源领域。
GB/T1036-2019塑料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测定石英膨胀计法。
GB/T223.40-2007钢铁及合金热膨胀系数的测定顶杆法。
ASTME831-20金属材料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11359-1:2014塑料热机械分析(TMA)第1部分:线性热膨胀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JISK7197:2012塑料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测定方法。
GB/T3074.4-2016石墨电极热膨胀系数的测定方法。
ASTMD696-13塑料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标准试验方法(热机械分析)。
ISO2033-2005玻璃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测定干涉法。
GB/T16535-2008精细陶瓷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测定推杆法。
ASTME228-16固体材料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标准试验方法(千分表法)。
热机械分析仪(TMA):通过加热试样并测量其尺寸变化,直接测定线性热膨胀系数,可记录热膨胀曲线,识别相变温度,适用于金属、陶瓷、高分子等材料。
激光干涉热膨胀仪:利用激光干涉原理实现非接触式测量,分辨率0.1μm,适用于高精度要求的材料(如光学玻璃、半导体硅片),测量范围-200~1000℃。
石英膨胀计:采用石英管作为参考,通过差动变压器测量试样与石英管的长度差,符合GB/T1036-2019标准,适用于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
顶杆式热膨胀仪:通过顶杆传递试样膨胀量,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适用于金属材料(如钢铁、铝合金)的高温检测,温度可达1200℃。
同步热分析仪(STA):结合热重分析(TG)和热机械分析(TMA),同时测量热膨胀系数和热分解特性,适用于复合材料、能源材料的综合评估。
低温热膨胀仪:采用液氮冷却系统,实现-196~20℃低温环境,通过电容式传感器测量,适用于超导材料、低温合金的研究。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通过激光多普勒效应测量微小位移,非接触式避免损伤,适用于薄膜材料(如光学薄膜、半导体薄膜)的测定。
电子万能试验机(带高温炉):将试样固定在高温炉中,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长度变化,同时测量高温力学性能,适用于金属材料的综合检测。
热膨胀系数测试仪(光杠杆法):利用光杠杆放大原理,将微小膨胀转化为反射镜角度变化,适用于小尺寸试样(如纤维、细棒)的高精度测量。
差分扫描量热仪(DSC):测量试样与参比物的热量差,识别相变点,间接反映热膨胀系数变化,辅助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