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氯离子渗透系数:测定氯离子在材料中的扩散速率,反映材料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测试方法采用电迁移法,测量范围110⁻~110⁻⁶m/s,精度5%。
表面腐蚀速率:通过重量损失法或电化学方法测定材料表面单位时间内的腐蚀量,反映均匀腐蚀程度,重量损失法测量范围0.001~100g/mh,精度2%。
电化学阻抗谱(EIS):通过施加正弦交流电压,测量材料的阻抗谱,分析腐蚀过程中的电极反应机制,频率范围10⁻~10⁵Hz,阻抗测量范围10⁻~10⁶Ωcm。
极化曲线测试:测定材料在不同电位下的电流密度,计算腐蚀电流密度、极化电阻等参数,评估电化学腐蚀速率,电位扫描范围-1.0~1.0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扫描速率0.1~10mV/s。
氯离子浓度分布:采用钻芯取样或剖面研磨法,结合离子色谱仪测定材料内部不同深度的氯离子浓度,反映氯离子的渗透深度,深度分辨率0.5~1mm,浓度测量范围0.1~10000ppm。
腐蚀产物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腐蚀产物的微观形态,结合能谱分析确定其元素组成,或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晶体结构,用于判断腐蚀类型(如点蚀、缝隙腐蚀)。
重量损失率:将材料试样置于模拟氯离子环境(如3.5%氯化钠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测定重量变化,计算腐蚀速率,试样尺寸通常为100503mm,浸泡时间7~180天。
耐点蚀性能:采用ASTMG48标准试验方法,将试样置于氯化铁溶液中,测定点蚀电位或点蚀速率,评估材料抗点蚀能力,溶液浓度6%FeCl₃6H₂O,温度50℃,试验时间24~72小时。
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通过恒负荷或恒位移试验,测定材料在氯离子环境中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临界应力或时间,反映应力与腐蚀的协同作用,应力加载范围0~屈服强度的80%,试验介质为3.5%氯化钠溶液。
缝隙腐蚀速率:模拟材料之间的缝隙(如螺栓连接、垫片与金属接触面),测定缝隙内的腐蚀速率,评估缝隙腐蚀的严重程度,缝隙宽度0.1~0.5mm,试验介质为3.5%氯化钠溶液,温度25~60℃。
海洋工程结构:如海上平台钢结构、海底管道、港口码头设施等,长期处于高氯离子浓度的海水环境中,易发生氯离子诱导的腐蚀。
盐湖地区建筑材料:如盐湖周边的混凝土结构、桥梁桩基、公路护栏,接触高盐度地下水或土壤,氯离子易渗透至材料内部引发腐蚀。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如电厂冷凝器铜管、钢铁厂冷却管道、化工企业循环水管道,水中氯离子浓度较高(通常100~1000ppm),易引发管道腐蚀泄漏。
汽车底盘及零部件:如沿海地区汽车的底盘、排气管、车轮轮毂,接触含氯离子的雨水或路面融雪剂(如氯化钠),易发生腐蚀生锈。
核电工程材料:如核电站反应堆冷却系统奥氏体不锈钢管道、蒸汽发生器传热管,需耐受高纯度水及微量氯离子(<0.1ppm)的侵蚀,防止腐蚀导致放射性泄漏。
石油化工设备:如炼油厂的换热器碳钢管、储油罐内壁、化工反应釜,接触含氯离子的原油(如沙漠原油)或工艺介质(如盐酸),易发生腐蚀穿孔。
医疗器械:如骨科植入物(钛合金人工关节、不锈钢钢板)、牙科修复材料(钴铬合金烤瓷牙),长期植入体内,体液中的氯离子(约100mM)可能引发腐蚀,影响生物相容性。
金属包装材料:如食品罐头的马口铁(镀锡钢板)、铝罐,接触含氯离子的食品(如腌制食品、番茄制品),易发生腐蚀导致食品变质。
水利工程设施:如大坝闸门钢构件、输水管道(铸铁或钢管)、灌溉渠道混凝土衬砌,处于淡水与海水交汇区或含氯离子的河水(如沿海河流)环境,易受氯离子腐蚀。
航空航天材料:如飞机起落架高强度钢、航天飞船铝合金外壳,在海洋性大气环境(如沿海机场、海上发射平台)中,氯离子易吸附在材料表面引发腐蚀,影响飞行安全。
ASTMC1202-19: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标准试验方法(电迁移法),规定了通过测量电通量评估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方法。
ISO12613-2016:金属和合金的腐蚀氯离子诱导的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试验方法,描述了模拟氯离子环境下钢筋腐蚀的加速试验步骤。
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包含氯离子渗透试验(电迁移法)、氯离子含量测定等方法。
ASTMG109-20:混凝土中钢筋抗氯离子腐蚀的加速试验方法,采用氯化钠溶液浸泡和干湿循环,加速钢筋腐蚀,评估其耐蚀性。
ISO17475-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电化学阻抗谱(EIS)测定腐蚀速率的标准方法,规定了用EIS分析材料腐蚀机制和计算腐蚀速率的流程。
GB/T24196-2009: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描述了从混凝土中提取氯离子并采用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ASTMG48-20:不锈钢及相关合金抗点蚀和缝隙腐蚀的标准试验方法,采用氯化铁溶液或氯化钠溶液,测定材料的点蚀电位和缝隙腐蚀速率。
ISO15158-2014: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应力腐蚀开裂(SCC)试验方法,规定了在氯离子环境中测定材料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试验步骤。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用于评估水泥胶砂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间接反映水泥的耐蚀性。
ASTMDJianCe1-21: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硝酸银滴定法),规定了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浓度的方法,适用于环境水或工业废水的检测。
电迁移氯离子渗透测试仪:基于电迁移原理,通过施加直流电压(通常60V)加速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测量6小时内的电通量,计算氯离子渗透系数,用于评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
电化学工作站:集成恒电位仪、恒电流仪和频率响应分析仪,支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法等测试,测定腐蚀电流密度(icorr)、极化电阻(Rp)、电荷转移电阻(Rct)等参数,分析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机制。
离子色谱仪: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技术,结合电导检测器,定量检测材料或环境中的氯离子浓度,检出限可达0.1ppb,适用于测定混凝土内部氯离子浓度分布、工业废水中氯离子含量等。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配备高分辨率电子枪和二次电子探测器,观察材料表面腐蚀形态(如点蚀坑、裂缝、腐蚀产物层),结合能谱分析(EDS)可确定腐蚀产物的元素组成(如Cl、Fe、O等),用于判断腐蚀类型(如均匀腐蚀、点蚀)。
盐雾试验箱:模拟海洋或工业大气中的盐雾环境,通过连续或周期喷雾5%氯化钠溶液(pH6.5~7.2),加速材料腐蚀,根据试验后材料的腐蚀面积、重量损失或腐蚀评级,评估其抗盐雾腐蚀性能。
重量损失试验装置:包括恒温恒湿箱、电子天平(精度0.1mg)和腐蚀介质容器,将试样置于模拟环境(如3.5%氯化钠溶液、干湿循环)中,定期称量重量变化,计算腐蚀速率(如mm/年或g/mh),用于评估材料的耐均匀腐蚀性能。
X射线衍射仪(XRD):利用X射线衍射原理,分析腐蚀产物的晶体结构,确定其物相组成(如Fe₃O₄、FeCl₂、CaCO₃等),用于研究腐蚀产物对材料耐蚀性的影响(如是否形成保护性膜)。
钢筋腐蚀监测系统:采用半电池电位法或线性极化法,通过埋入混凝土中的参比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和工作电极(钢筋),实时监测钢筋的腐蚀电位(Ecorr)和腐蚀电流(icorr),评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氯化物渗透深度测定仪:通过钻取混凝土芯样(直径100mm,长度150mm),用酚酞指示剂确定碳化深度,再用硝酸银溶液滴定芯样剖面,测定氯离子渗透深度,用于评估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情况。
应力腐蚀开裂试验机:结合机械加载系统(如万能试验机)和腐蚀介质容器,对试样施加恒定应力(如拉伸应力),同时浸泡在氯离子环境(如3.5%氯化钠溶液)中,测定试样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时间或临界应力,评估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