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麦角甾醇检测

麦角甾醇检测

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的特征性成分,其含量可作为食品、饲料、医药等领域真菌污染的重要指示指标。本检测针对麦角甾醇的含量、纯度、异构体等关键参数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为产品质量控制、真菌污染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项目

麦角甾醇含量测定:用于食品、饲料等样品中麦角甾醇的定量分析,检测范围0.01mg/kg~1000mg/kg,方法检出限0.005mg/kg

麦角甾醇纯度分析:评估麦角甾醇标准品或提取物的纯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度计算精度0.5%

麦角甾醇异构体分析:分离并鉴别麦角甾醇的同分异构体(如ergosta-5,7,22-trien-3β-ol),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度≥1.5

食品中麦角甾醇残留量检测:针对谷物、乳制品等食品中的麦角甾醇残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限0.01mg/kg

麦角甾醇比旋光度测定:表征麦角甾醇的光学活性,测量范围-30至+30,精度0.01

麦角甾醇熔点测定:确定麦角甾醇的熔点范围,温度范围150℃至200℃,精度0.1℃

红外光谱特征峰识别:通过红外光谱分析麦角甾醇的官能团(如3β-羟基、双键),特征峰波数误差2cm⁻

发酵液中麦角甾醇含量监测:用于发酵工业中菌体生长状态的监控,检测频率每24小时1次,测量误差1%

麦角甾醇高效液相色谱纯度: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5:5),纯度≥98%为合格,重复性RSD≤2%

麦角甾醇质谱分子量确认: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测定麦角甾醇的分子量,误差≤5ppm

检测范围

食品:谷物(小麦、玉米)、乳制品(牛奶、酸奶)、发酵食品(酱油、面包)等,用于评估真菌污染程度

饲料:饲料原料(豆粕、鱼粉)、配合饲料(猪饲料、鸡饲料),防止真菌毒素污染

医药:中药饮片(茯苓、冬虫夏草)、发酵类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确保药物原料的真菌污染符合标准

化妆品:天然提取物(银耳提取物、灵芝提取物)、面膜(草本面膜、发酵面膜),避免真菌超标

环境样品:土壤(农田土壤、森林土壤)、水体(湖泊水、河水),监测环境中的真菌活动

发酵工业:发酵液(啤酒发酵液、抗生素发酵液)、菌体残渣(酵母菌、霉菌菌体),优化发酵工艺

保健食品:真菌多糖制品(香菇多糖、灵芝孢子粉)、营养补充剂(酵母提取物),保证产品质量

农产品:新鲜蔬菜(青菜、番茄)、水果(苹果、香蕉),检测采后真菌污染

调味品:酱油、醋、豆瓣酱等,防止发酵过程中真菌过度生长

宠物食品:干粮(犬粮、猫粮)、湿粮(罐头、妙鲜包),保障宠物食品的安全性

检测标准

ISO13696:2009食品中麦角甾醇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5009.207-2016食品中麦角甾醇的测定

ASTMD7708-11饲料中麦角甾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ISO21427-1:2006水质麦角甾醇的测定第1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23509-2009发酵液中麦角甾醇的测定

ASTMD6562-00医药原料中麦角甾醇的测定红外光谱法

ISO17280:2015化妆品中麦角甾醇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B/T31576-2015中药饮片真菌污染检测麦角甾醇法

ISO16309:2012保健食品中麦角甾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1886.324-2021调味品中麦角甾醇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UV-282nm),用于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和纯度分析,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电子轰击电离源(EI,70eV),用于麦角甾醇的定性和残留量检测,质量范围50-500m/z,分流比10:1

旋光仪:采用钠光灯(589nm),用于麦角甾醇比旋光度的测定,测量范围-45至+45,精度0.01,样品池长度100mm

熔点仪:采用毛细管法,用于麦角甾醇熔点的测定,温度范围室温至300℃,升温速率1℃/min,精度0.1℃,毛细管内径1.0mm

红外光谱仪(FT-IR):配备衰减全反射(ATR)附件,用于麦角甾醇红外光谱特征峰的识别,波数范围4000-400cm⁻,分辨率4cm⁻,扫描次数32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麦角甾醇的比色测定,波长范围200-800nm,吸光度范围0-2A,精度0.001A,石英比色皿光程10mm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电喷雾电离源(ESI),用于麦角甾醇异构体的分析,碰撞能量10-50eV,检测限0.001mg/kg,多反应监测(MRM)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