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纳米保鲜剂粒径检测

纳米保鲜剂粒径检测

纳米保鲜剂粒径检测是评估其保鲜性能的关键环节,主要围绕粒径分布、平均粒径、分散稳定性等核心参数展开,通过专业仪器分析颗粒尺寸及分布特征,为产品质量控制及应用效果提供数据支撑。.

检测项目

平均粒径(Z-平均粒径):采用动态光散射法测量的颗粒整体平均尺寸,反映纳米保鲜剂颗粒的平均大小,测量范围1nm~10μm,精度±2%。

数均粒径:按颗粒数量统计的平均粒径,适用于低浓度分散体系,反映小颗粒的主导性,测量范围0.1nm~10μm,重复性误差≤1%。

重均粒径:按颗粒重量(体积)统计的平均粒径,反映大颗粒对体系的影响,测量范围0.1nm~10μm,分辨率0.01nm。

多分散指数(PDI):反映颗粒粒径分布的均匀性,数值越小分布越均匀,是评估分散效果的重要指标,测量范围0~1,精度±0.01。

体积分布峰值粒径:体积分布曲线中的最高峰对应的粒径,代表体系中最常见的颗粒尺寸,测量范围1nm~10μm,误差≤3%。

数量分布峰值粒径:数量分布曲线中的最高峰对应的粒径,反映小颗粒的数量占比,测量范围0.1nm~10μm,重复性≥95%。

表面积平均粒径:按颗粒表面积统计的平均粒径,影响颗粒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如抗菌接触面积),测量范围0.1nm~10μm,精度±2%。

颗粒分散性(分散稳定性):评估颗粒在介质中的分散状态,通过一定时间内粒径分布变化率表示,测试时间0~24小时,变化率≤5%为稳定。

颗粒团聚程度(团聚体尺寸):测量团聚体的平均粒径,反映分散工艺效果,团聚体尺寸过大影响保鲜剂的活性,测量范围10nm~100μm,分辨率1nm。

粒径分布跨度:表示粒径分布的宽度,计算公式为(D90-D10)/D50,跨度越小分布越窄,测量范围0~5,精度±0.05。

颗粒形态(球形度):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颗粒的球形程度,用圆形度表示,球形度越高越有利于分散,测量范围0~1,误差≤5%。

表面电荷(Zeta电位):反映颗粒表面带电情况,影响分散稳定性,Zeta电位绝对值越大分散性越好,测量范围-200mV~+200mV,精度±1mV。

检测范围

银纳米粒子保鲜剂:以银纳米粒子为主要抗菌成分的保鲜剂,用于抑制水果、蔬菜表面微生物生长,需检测平均粒径及分散性。

二氧化钛纳米保鲜剂:含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光催化保鲜剂,通过降解乙烯延长食品保质期,需分析粒径分布及团聚程度。

氧化锌纳米保鲜剂:氧化锌纳米颗粒作为活性成分的保鲜剂,适用于干性食品(如粮食),需测量重均粒径及表面电荷。

纳米壳聚糖保鲜剂:壳聚糖纳米粒负载抗氧化成分的保鲜剂,用于果蔬保鲜,需检测粒径分布及分散稳定性。

纳米纤维素保鲜剂:纳米纤维素为载体的成膜保鲜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需分析颗粒形态及表面积平均粒径。

纳米二氧化硅保鲜剂: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吸附剂的保鲜剂,用于去除食品中的水分和异味,需测量体积分布峰值粒径。

纳米蒙脱石保鲜剂:蒙脱石纳米片层结构的保鲜剂,用于吸附乙烯及有害气体,需检测团聚体尺寸及粒径分布跨度。

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保鲜剂:银-二氧化钛、锌-铜等复合纳米颗粒的保鲜剂,增强抗菌效果,需测量数均粒径及多分散指数。

纳米精油包裹保鲜剂:纳米载体(如脂质体)包裹精油的保鲜剂,用于缓释香气和抗菌成分,需检测Z-平均粒径及分散性。

纳米生物活性物质保鲜剂:负载生物活性肽或酶的纳米保鲜剂,用于天然保鲜,需测量重均粒径及表面电荷。

水果保鲜剂:用于苹果、香蕉、草莓等水果的纳米保鲜剂,需检测粒径分布及团聚程度。

蔬菜保鲜剂:用于青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的纳米保鲜剂,需测量平均粒径及分散稳定性。

肉类保鲜剂:用于猪肉、牛肉、鸡肉等肉类的纳米保鲜剂,需分析表面电荷及粒径分布跨度。

水产品保鲜剂:用于鱼、虾、贝类等水产品的纳米保鲜剂,需检测Z-平均粒径及多分散指数。

乳制品保鲜剂:用于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的纳米保鲜剂,需测量数量分布峰值粒径及颗粒形态。

粮食作物保鲜剂:用于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的纳米保鲜剂,需分析体积分布峰值粒径及团聚体尺寸。

烘焙食品保鲜剂:用于面包、蛋糕、饼干等烘焙食品的纳米保鲜剂,需检测表面积平均粒径及分散性。

饮料保鲜剂:用于果汁、碳酸饮料、茶饮料等饮料的纳米保鲜剂,需测量重均粒径及表面电荷。

调味品保鲜剂:用于酱油、醋、酱类等调味品的纳米保鲜剂,需检测数均粒径及多分散指数。

中药饮片保鲜剂:用于中药饮片防潮、防霉的纳米保鲜剂,需检测团聚体尺寸及粒径分布跨度。

检测标准

ISO13321:2004粒径分析动态光散射法

ASTME2490-17动态光散射法测量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19627-2005粒度分析光子相关光谱法

ISO13322-1:2014粒径分析激光衍射法第1部分:一般原理

ASTMB822-17激光衍射法测定金属粉末粒径分布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30452-2013纳米颗粒尺寸分布的测定透射电子显微镜法

GB/T29024.2-2012粒度分析动态光散射法第2部分:高浓度分散体系

ISO14887:2017粒度分析离心沉降法

GB/T13221-2004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激光衍射法

ASTMD4464-15用光子相关光谱法测定高分子分散体粒径分布的标准试验方法

检测仪器

动态光散射仪(DLS):基于动态光散射原理的粒径分析仪器,用于测量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及多分散指数,适用于低浓度分散体系,测量范围1nm~10μm,精度±2%。

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采用激光衍射法的粒径测试仪器,适用于宽分布颗粒体系,测量体积分布峰值粒径及粒径分布跨度,测量范围0.1μm~3000μm,分辨率0.01μ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率成像仪器,用于观察纳米颗粒的形态(如球形度)及团聚体尺寸,通过图像分析获取颗粒尺寸数据,放大倍数1000~1000000倍,分辨率0.1nm。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用于分析颗粒表面形态及粒径的仪器,可测量表面积平均粒径及颗粒分散性,通过二次电子图像观察颗粒分布,放大倍数10~500000倍,分辨率1nm。

Zeta电位分析仪:基于电泳光散射原理的仪器,用于测量颗粒的表面电荷(Zeta电位),反映分散稳定性,Zeta电位绝对值越大分散性越好,测量范围-200mV~+200mV,精度±1mV。

离心沉降粒度分析仪:采用离心沉降法的粒径测试仪器,适用于高浓度分散体系,测量重均粒径及团聚体尺寸,通过沉降速度计算颗粒大小,测量范围0.01μm~100μm,重复性≤1%。

光子相关光谱仪(PCS):用于测量纳米颗粒的数均粒径及多分散指数,适用于低浓度透明分散体系,测量范围0.5nm~10μm,精度±1%。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TA):结合激光散射和粒子跟踪的仪器,用于测量单个颗粒的粒径及浓度,可区分单颗粒与团聚体,测量范围10nm~1000nm,分辨率1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