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溶出度测试:评估药物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的释放速率与程度;检测参数包括介质pH值设定、转速控制(50-100rpm)、取样时间点(5/10/15/30/45/60min)、溶出量限度判定
含量均匀度测定:确认单位剂量中活性成分分布一致性;检测参数涵盖单剂量取样量(10个单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分析、相对标准偏差(RSD≤5.0%)
有关物质分析:识别并量化降解产物与工艺杂质;检测参数涉及色谱分离条件(如C18色谱柱)、检测波长设定、杂质限量控制(如≤0.15%)
崩解时限试验:测定固体制剂在模拟胃液中的解体时间;检测参数包含介质温度(37±1℃)、崩解篮升降频率(30次/分钟)、完全崩解时间记录
微生物限度检查:评估非无菌制剂微生物污染水平;检测参数包括需氧菌总数计数(TSA培养基)、霉菌酵母菌计数(SDA培养基)、控制菌(如大肠埃希菌)检出验证
药物-载体结合率:检测缓释制剂中API与辅料的结合效能;检测参数含超速离心分离(100,000×g)、游离药物色谱定量、结合率计算(≥95%)
体外透皮吸收实验:评估经皮给药系统的渗透动力学;检测参数涉及Franz扩散池装置、接收液pH(7.4±0.1)、累积渗透量测定(0-24h)
抑菌圈直径测定:验证抗菌药物生物活性;检测参数包含菌液浓度(1.5×10⁸CFU/mL)、琼脂平板厚度(4mm)、孵育温度(35±2℃)
细胞毒性测试:量化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程度;检测参数含MTT法吸光度检测(570nm)、半数抑制浓度(IC₅₀)计算、阳性对照设置
酶活性抑制率:测定靶向酶类药物的作用强度;检测参数涉及底物浓度梯度(0.1-10mM)、反应终止时间控制、抑制率计算模型
药物-蛋白结合率:评估血浆中游离药物比例;检测参数含平衡透析装置(37℃/4h)、超滤离心(3,000×g)、结合率计算公式
溶血性试验:检测注射剂的红细胞破坏风险;检测参数包含全血采集(抗凝处理)、药物浓度梯度孵育(37℃/3h)、分光光度法测定(540nm吸光度)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及颗粒剂的溶出特性与含量均一性评价
注射给药系统:溶液型、混悬型注射剂的渗透压、可见异物及无菌保障验证
透皮贴剂:基质型、储库型贴剂的皮肤渗透速率与粘附力测定
吸入制剂:气雾剂、干粉吸入装置的递送剂量均一性与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眼用制剂:滴眼液、眼膏剂的角膜渗透性及刺激性评估
生物制品:单克隆抗体药物的活性效价与聚集物含量分析
化学原料药:合成中间体、成品的晶型鉴别与有机溶剂残留监控
中药复方制剂:多组分含量测定及重金属、农残污染物筛查
缓控释制剂:骨架片、微丸的释药曲线拟合与机制模型验证
儿科专用制剂:口服溶液剂的矫味剂相容性与给药精度测试
放射性标记药物:示踪剂的体内分布与代谢产物谱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901溶出度测定法
USP<711>Dissolution标准对篮法与桨法的操作规范
ICHQ3B指导原则对杂质限度的分类界定要求
ISO10993-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GB/T16886.5-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EP2.9.3DisintegrationofTabletsandCapsules崩解时限欧洲标准
JP6.06BacterialEndotoxinsTest日本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测法
FDAGuidanceonBioanalyticalMethodValidation生物分析方法验证规范
全自动溶出仪:配备多通道取样系统与在线紫外监测模块,实现六杯同步溶出曲线实时采集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具备MRM多反应监测功能,完成复杂基质中痕量杂质(LOQ≤5ng/mL)的定性定量
等温微量热仪:通过热流信号检测药物-受体结合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测定结合常数(Ka值范围10³-10⁹M⁻¹)
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采用米氏散射理论,测定吸入粉雾剂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1-10μm区间分辨率0.1μm)
荧光显微成像系统:搭载低温恒温台(-196℃~600℃),实现细胞内药物分布的动态示踪与三维重构
全自动酶标仪:集成振荡孵育与多波长检测功能(波长范围200-1000nm),支持96/384孔板高通量活性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