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织物抗皱性检测

织物抗皱性检测

织物抗皱性检测评估织物在受力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涉及褶皱恢复、折痕保持等关键指标。专业要点包括标准化测试方法、参数测量精度及材料适应性,确保检测结果可靠性和重现性。.

检测项目

褶皱恢复角测试:测定织物在负载移除后恢复的角度;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恢复角度范围0-180度,测量精度±1度。

折痕保持性评估:分析织物在折叠后保持折痕的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折痕深度0.1-5mm,加载时间30秒至5分钟。

张力恢复测试:测量织物拉伸后恢复原状的性能;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张力负荷0.5-50N,恢复速率每秒0.1-2mm。

弯曲刚度测量:评估织物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弯曲角度15-90度,刚度指数0.01-10N/mm。

弹性恢复率分析:计算织物变形后弹性恢复的比例;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变形量10-50%,恢复时间1-60秒。

摩擦磨损后皱性测试:测定织物在摩擦后的皱性变化;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摩擦次数100-1000次,磨损深度0.05-1mm。

水洗后抗皱性评估:分析织物经水洗后的褶皱恢复;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洗涤次数1-50次,水温20-60°C。

热定型后褶皱测试:测量织物在热处理下的抗皱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温度100-200°C,处理时间1-10分钟。

压缩恢复性测定:评估织物受压后恢复厚度;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压力0.1-5kPa,厚度变化范围0.05-2mm。

悬挂褶皱恢复测试:分析织物在悬挂状态下的褶皱消散;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悬挂时间1-24小时,恢复角测量精度±2度。

动态折叠疲劳测试:测定织物反复折叠后的抗皱耐久性;具体检测参数包括折叠次数100-5000次,疲劳指数计算。

湿度影响褶皱评估:测量湿度变化对织物皱性的影响;具体检测参数包括相对湿度30-90%,恢复时间测量。

光照后皱性变化测试:分析紫外光照下的抗皱性能;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光照强度50-500W/m²,暴露时间1-48小时。

化学处理抗皱性测定:评估化学剂处理后褶皱恢复;具体检测参数包括处理剂浓度1-10%,恢复角变化范围。

检测范围

棉织物:天然纤维面料常用于日常服装。

聚酯纤维织物:合成材料应用于运动服和户外装备。

丝绸织物:高档纤维用于奢侈服饰。

牛仔布:厚重面料主要用于牛仔裤生产。

亚麻织物:透气材料用于夏季服装。

羊毛织物:保暖纤维用于冬季外套。

混纺面料:多种纤维组合用于多功能服装。

衬衣面料:轻薄织物适用于正式衬衫。

床上用品:床单被罩等家用纺织品。

窗帘装饰布:家用或商业空间覆盖物。

汽车内饰织物:座椅和内饰材料。

工业防护服:耐用织物用于工作服。

运动弹性面料:高伸缩材料用于健身衣。

医用纺织品:卫生织物用于医院用品。

帐篷帆布:户外用防水耐皱材料。

检测标准

依据ASTMD1295测量织物褶皱恢复角度。

ISO2313标准测定水平折叠试样的恢复角。

GB/T标准规定织物折痕保持性测试方法。

ASTMD1388规范弯曲刚度评估流程。

ISO9073-7标准涉及非织造布抗皱测试。

GB/T标准适用于张力恢复性能测量。

ASTMD3512规范摩擦起皱测试方法。

ISO13934-1标准测定拉伸后恢复特性。

GB/T标准涵盖水洗后抗皱性评估。

ASTMD1776标准用于湿度控制条件下的测试。

ISO6330标准规定织物水洗处理程序。

GB/T标准涉及热定型后褶皱检测。

ASTMF392规范动态折叠疲劳测试。

检测仪器

褶皱恢复测试仪:自动测量织物折叠后恢复角度;具体功能为施加标准负载并记录角度变化。

折痕保持测试机:模拟折痕形成过程;具体功能为控制折叠压力并测量折痕深度。

张力测试装置:评估拉伸后弹性恢复;具体功能为施加可调张力并监测恢复速率。

弯曲刚度测试设备:测量织物抗弯曲能力;具体功能为设定弯曲角度并计算刚度指数。

摩擦磨损模拟机:分析摩擦对皱性的影响;具体功能为控制摩擦次数和力度。

水洗测试仪:模拟洗涤过程后评估抗皱性;具体功能为设定水温、转速和洗涤次数。

环境控制箱:调节温湿度条件下的测试;具体功能为维持指定环境进行褶皱恢复测量。

光照老化设备:分析紫外光照下褶皱变化;具体功能为控制光照强度和暴露时间。

压缩恢复测定仪:测量受压后厚度恢复;具体功能为施加压力并记录厚度回弹。

动态折叠疲劳测试机:反复折叠评估耐久性;具体功能为自动化折叠循环并监测疲劳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