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蛋白质含量检测:衡量鱼饵营养价值,参数包括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百分比范围15-40%。
脂肪含量检测:评估能量来源,参数涉及索氏提取法定量脂肪百分比范围5-15%。
水分含量检测:控制鱼饵稳定性,参数使用烘箱干燥法测定水分百分比范围8-12%。
灰分含量检测:检测无机物残留,参数为马弗炉加热法测定灰分百分比范围1-3%。
重金属残留检测:确保安全食用性,参数包括原子吸收法测定铅含量限值≤0.5mg/kg、汞含量限值≤0.1mg/kg。
农药残留检测:防止化学污染,参数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限值≤0.01mg/kg。
微生物检测:控制卫生风险,参数涵盖平板计数法测定细菌总数限值≤1000CFU/g、霉菌限值≤100CFU/g。
pH值检测:评估酸碱平衡,参数使用电极法测量pH范围6.0-7.5。
氨基酸组成检测:分析诱食效果,参数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必需氨基酸比例≥30%。
诱食剂成分检测:优化吸引能力,参数涉及气相质谱法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浓度0.1-1.0mg/g。
粘度检测:确保加工性能,参数使用旋转粘度计测量粘度范围100-500mPa·s。
天然动物鱼饵:蚯蚓、昆虫幼虫等生物材料经过干燥处理用于垂钓。
植物基鱼饵:玉米、小麦等谷物颗粒经发酵增强诱鱼效果。
人工合成颗粒:塑形颗粒添加香料制成替代天然饵料。
液体诱食剂:浓缩液溶于水扩散气味提升吸引力。
冷冻鱼饵块:混合原料冷冻保存延长保质期。
干燥粉末鱼饵:粉末状材料便于运输和混合使用。
鱼饵添加剂:香料、色素增强视觉和嗅觉刺激。
鱼饵包装材料:塑料或纸质包装检测密封性和迁移物。
生产用水:水源监测防止污染影响鱼饵质量。
鱼饵残留分析:水体中残留物评估环境影响。
ISO 16649:2017 食品和饲料中微生物检测方法。
GB/T 500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ASTM D6866-16 生物基产品中碳含量测定标准。
GB/T 5009.1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汞的测定。
ISO 6498:2012 动物饲料水分含量测定方法。
GB/T 5009.14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残留测定。
ASTM E1755-01 灰分含量测试标准。
GB/T 6432-2018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ISO 21527:2008 霉菌和酵母计数标准。
GB/T 5009.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测定。
气相色谱仪:分离和鉴定挥发性成分,用于诱食剂残留定量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金属元素浓度,检测重金属如铅汞限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色素和化合物吸收,测定颜色稳定性和添加剂含量。
微生物培养箱:培养和计数微生物,用于霉菌和细菌总数评估。
旋转粘度计:评估流体流动特性,测量鱼饵粘度和加工一致性。
酸碱度计:监测溶液酸碱性,测定鱼饵pH值控制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