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缬氨酸(Valine)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支链氨基酸(BCAA),化学名称为2-氨基-3-甲基丁酸,分子式为C₅H₁₁NO₂。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关键原料,缬氨酸在肌肉代谢、免疫调节及神经系统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缬氨酸的缺乏或过量均可能引发代谢紊乱,例如枫糖尿症(MSUD)等遗传性疾病。因此,精准检测缬氨酸的含量和纯度对食品、医药、饲料及临床诊断领域至关重要。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原理:利用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氨基酸,通过紫外检测器(波长通常为254 nm或338 nm)定量分析。 仪器: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HPLC、Waters Alliance e2695等。 特点: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复杂基质样品的分析。
气相色谱法(GC) 原理:将缬氨酸衍生化为挥发性化合物(如三氟乙酰衍生物),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并检测。 仪器:Shimadzu GC-2030、Thermo Scientific TRACE 1310。 特点:适用于挥发性衍生物分析,但对样品前处理要求较高。
毛细管电泳法(CE) 原理:基于电场作用下氨基酸在毛细管中的迁移速率差异实现分离。 仪器:Beckman Coulter PA 800 Plus。 特点:分辨率高、试剂消耗少,但设备成本较高。
质谱联用技术(LC-MS/MS) 原理: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通过分子量及碎片离子信息实现高特异性检测。 仪器:Sciex Triple Quad 6500+、Thermo Orbitrap Fusion。 特点:灵敏度达ppb级,适用于痕量分析及复杂生物样本。
缬氨酸检测技术的精准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人体健康。随着分析仪器的智能化发展(如自动化进样、AI数据处理),未来检测效率与精度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微型化检测设备(如便携式氨基酸分析仪)的研发,有望推动该技术在基层医疗和现场快检中的应用普及。
KS M 8491-2008 L-缬氨酸(试剂)
JIS K9106-1992 L-缬氨酸
检测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遵循严谨的流程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确认并指定测试对象进行初步检查,对于需要采样的测试,我们会确认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的具体安排。
接下来,我们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和协商,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然后,双方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的内容、标准、报告格式等细节,并确认测试费用并按照约定进行支付。在试验测试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