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灰分测定:评估煤中不可燃矿物质含量,参数包括高温灼烧失重率及残余物质量百分比。
全硫含量分析:检测可燃硫及无机硫总量,采用高温燃烧碘量法或红外吸收法测定百分比浓度。
挥发分产率测试:测量隔绝空气加热条件下的气体释放量,控制温度900±10℃保持7分钟。
胶质层指数测定:评估煤粘结特性参数,包含最大胶质层厚度Y值与最终收缩度X值。
粘结指数G值测试:通过转鼓试验测定焦块耐磨强度,参数涵盖转鼓前后质量比及粒度分布。
镜质组反射率检测:分析有机显微组分光学特性,测定油浸物镜下随机反射率R值范围。
哈氏可磨性指数:量化煤炭粉碎难易程度,参数为旋转研磨后通过71μm筛网质量占比。
磷含量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有害元素,检测限值范围为0.001-0.5%质量分数。
发热量测定:氧弹热量计测量恒容高位发热量,参数校准至0.1MJ/kg精度级别。
煤灰熔融性测试:观测灰锥高温变形特性,记录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流动温度FT系列值。
微量元素检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砷/汞/铅等痕量元素含量。
主焦煤:中高挥发分强粘结性炼焦原料煤质量验证。
肥煤:高流动度配煤组分结焦性能适配性检测。
瘦煤:低挥发分煤种焦炭强度贡献率评估。
气煤:高气体产率煤种焦炉膨胀压力适应性测试。
半焦:中低温干馏产物冶金应用化学活性分析。
焦炭反应后强度:高炉用焦炭CO₂反应特性评价。
焦炭热态性能:模拟高炉环境测定熔损反应速率。
焦炭显微强度:光学显微技术观测气孔结构参数。
配煤方案验证:多煤种混合工艺焦炭质量预测模型校准。
焦化副产品:煤焦油粘度及甲苯不溶物含量检测。
焦炭灰成分:氧化钙/三氧化二铝等熔剂性氧化物比例分析。
GB/T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4-2007煤中全硫测定方法
GB/T5447-2014烟煤粘结指数测定
GB/T479-2016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
ISO1171:2010固体矿物燃料灰分测定
ASTMD3175-20煤灰分分析标准方法
GB/T213-2008煤的发热量测定
GB/T219-2008煤灰熔融性测定方法
ISO540:2008硬煤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
GB/T25214-2010煤中微量元素测定
自动工业分析仪:热重法连续测定水分/灰分/挥发分含量,温度控制精度±1℃。
红外定硫仪:高频感应炉燃烧配合红外检测器实现全硫快速测定,检测下限0.001% 。
胶质层测定仪:程序控温记录胶质体膨胀曲线,恒温区温差≤3℃。
显微光度计:测定镜质体随机反射率,物镜分辨率0.01μm。
氧弹热量计:水当量校准后测定弹筒发热量,热容量重复性≤0.15% 。
灰熔融性测试仪:高温显微镜观测灰锥形态变化,升温速率5℃/min。
哈氏可磨性测定机:标准钢球研磨装置,转数精度±0.25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