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试验力范围验证:确定0.098N~980N区间内21个标准试验力的实际加载精度,允许偏差≤±1%
压痕对角线测量:采用400倍光学系统测量10μm~1000μm压痕,分辨率0.1μm
硬度值计算:依据HV=0.1891F/d²公式计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表面粗糙度影响评估:检测Ra0.05μm~6.3μm表面状态下的硬度值偏差
最小厚度要求验证:测试试样厚度≥1.5倍压痕对角线深度的临界值
压头角度校准:测量136°金刚石正四棱锥体夹角,误差≤±0.2°
保载时间控制:验证1~15秒保载时间对硬度值的影响系数
加载速率检测:监测0.05~0.20mm/s加载速度下的力值波动
压痕间距控制:确定三倍压痕对角线的安全间距阈值
边缘效应测试:测量距试样边缘2.5倍压痕距离时的硬度衰减率
显微维氏检测:实施0.098N~1.96N试验力下的显微压痕分析
材料各向异性评估:测定不同晶向的硬度差异系数
金属热处理件:渗碳层/氮化层深度50~2000μm的表面硬化检测
硬质合金刀具:WC-Co系材料在50N试验力下的硬度均匀性分析
精密轴承钢:GCr15材料在98N试验力下的淬火硬度分布
薄涂层材料:PVD涂层3~20μm厚度范围的界面结合强度评估
陶瓷基复合材料:SiC/Si3N4在10N试验力下的断裂韧性表征
焊接热影响区:测定HAZ区域0.5mm范围内的硬度梯度
微电子焊点:SnAgCu焊球在0.49N试验力下的微观硬度
光学玻璃:测量K9玻璃在4.9N试验力下的脆性特征
增材制造件:SLM成形件在Z方向的层间硬度变化
生物医用钛合金:Ti6Al4V植入体表面改性层的纳米压痕检测
高温合金叶片:定向凝固合金在980N试验力下的持久硬度
高分子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的基体硬度分布
ISO6507-1:2018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ASTME384-22材料显微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4340.1-2009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
ISO4516:2002金属及合金覆盖层维氏硬度测量
GB/T9790:2021金属覆盖层维氏硬度测量方法
JISZ2244:2019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ENISO6507-2:2018硬度计的校准与验证
GB/T32565:2016精细陶瓷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ASTMC1327:2015高级陶瓷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ISO14577-1:2015仪器化压痕硬度测量
自动转塔显微硬度计:配备10×~100×物镜,实现试验力自动切换及压痕自动定位
激光干涉压深传感器:分辨率0.01μm,实时监测试样变形量
环境控制试验箱:温度控制范围-196℃~800℃,湿度控制±2%RH
数字图像分析系统:采用500万像素CCD自动测量压痕对角线
显微硬度压头校准仪:金刚石压头角度验证精度±0.05°
动态力值传感器:量程0.1N~1000N,采样频率10kHz
三维自动载物台:定位精度±1μm,支持批量试样连续测试
纳米压痕附件:实现0.01N~5N范围内的准连续刚度测量
高温真空压痕室:最高温度1200℃,真空度10⁻³Pa
残余应力分析模块:通过压痕形变场计算应力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