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线粒体膜电位JC-1测定检测

线粒体膜电位JC-1测定检测

线粒体膜电位JC-1测定是评估细胞功能状态的关键技术,通过荧光探针对线粒体极化状态进行定量分析。检测要点包括荧光比值计算、浓度梯度优化及环境参数控制,需严格排除染料聚集干扰,确保数据反映真实膜电位变化。.

检测项目

JC-1单体荧光强度检测:测量530nm激发波长下的绿色荧光信号,灵敏度需达100 cells/μL

JC-1聚合物荧光强度检测:590nm激发波长下的橙色荧光定量,信噪比控制≥20:1

荧光比值计算:聚合物/单体荧光强度比作为膜电位指标,计算精度±0.05

探针浓度梯度测试:优化0.1-20μM浓度范围,确定最佳染色条件

染色时间控制:5-60分钟孵育时间对信号稳定性影响评估

温度敏感性测试:操作环境维持25±0.5℃恒温条件

光漂白率测定:激光照射下每分钟信号衰减率≤3%

pH值响应测试:缓冲液pH值6.0-8.0区间内的稳定性验证

细胞活性关联检测:MTT法同步验证细胞存活率>95%

背景荧光校正:空白对照组的信号扣除阈值设定为总荧光强度5%

膜电位阳性对照:使用CCCP解耦剂建立标准曲线

批次间重复性验证:同批次样本CV值≤8%

检测范围

肿瘤细胞株药理研究:HeLa、A549等细胞系的化疗药物敏感性测试

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原代神经元线粒体功能损伤评估

心血管药理实验: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机制研究

免疫细胞活性监测:T淋巴细胞线粒体代谢状态分析

干细胞分化追踪: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过程能量代谢转换

环境毒理学测试:重金属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细胞的毒性效应

生殖医学研究:卵母细胞成熟度与线粒体功能关联性分析

衰老机制研究:早衰综合征模型线粒体衰退动态监测

农药残留评估:有机磷类农药对昆虫细胞能量代谢影响

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量子点材料胞内转运过程膜电位变化

微生物代谢工程:酵母菌株线粒体改造效率验证

检测标准

ISO 10993-5:2009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GB/T 16886.5-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ASTM E2526-08细胞活性及增殖检测标准指南

OECD TG 455体外膜损伤检测方法规范

EP 2.6.27欧洲药典细胞活力检测通则

GB/T 39730-2020细胞计数检测方法通则

ISO 19007:2018纳米技术细胞毒性评估方法

检测仪器

多模式酶标仪:配备530/590nm双通道荧光检测模块,支持动力学扫描模式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现亚细胞水平线粒体定位成像,Z轴分辨率0.5μm

流式细胞分析仪:高速分选10⁴细胞/秒,配置561nm激光器和582/16nm滤光片

超灵敏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限达10⁻¹⁰mol/L,光谱带宽±1nm可调

活细胞工作站:集成CO₂浓度控制与温度调节系统,支持72小时连续观测

显微荧光成像系统:配备40×油浸物镜,NA≥1.3,图像采集速率30f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