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肉桂酸含量:检测主要活性成分,参数范围1.0-1.5mg/g
附子碱含量:评估毒性控制,参数上限0.01mg/g
重金属总量:筛查铅、镉等污染物,参数铅<5ppm、镉<0.5ppm
农药残留:检测有机氯农药如DDT,参数DDT<0.01mg/kg
微生物限度:评估细菌和霉菌污染,参数总菌落数<1000 CFU/g
水分含量:测定产品干燥度,参数上限10%
灰分:评估无机杂质,参数上限5%
酸不溶性灰分:检测不溶性杂质,参数上限1%
溶出度:测试溶解性能,参数>80% in 30min
鉴别试验:验证真伪,参数TLC法阳性
黄曲霉毒素:筛查毒素污染,参数上限5μg/kg
重金属砷:检测砷含量,参数上限3ppm
有效成分均匀性:评估丸剂分布,参数RSD<5%
水分活度:测定微生物生长风险,参数aw<0.7
崩解时限:测试丸剂分解时间,参数<30min
pH值:评估酸碱平衡,参数范围5.0-7.0
有机溶剂残留:检测生产残留,参数乙醇<0.5%
生物碱总量:评估整体活性,参数范围0.5-1.0mg/g
总黄酮含量:检测植物成分,参数范围0.2-0.5mg/g
挥发油含量:评估芳香成分,参数范围0.1-0.3%
细菌内毒素:筛查热原污染,参数<0.25EU/mg
原材料检测:肉桂、附子等药材质量控制,包括外观和成分筛查
成品丸剂检测:最终产品分析,涵盖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批次间一致性检测:确保不同生产批次质量稳定,参数偏差<5%
包装材料检测:铝箔包装安全性评估,如密封性和迁移测试
储存稳定性检测:长期储存后质量变化监测,参数变化<10%
生产工艺监控: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如混合均匀性检测
辅料检测:蜂蜜等添加物评估,包括纯度和安全性
不同规格检测:多种剂量丸剂分析,如小丸和大丸比较
出口产品检测: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参数调整以适应规范
临床前样品检测:研发阶段样品分析,用于初步安全验证
水分活度检测:评估微生物生长风险,参数aw<0.7
有效成分均匀性检测:丸剂内部分布测试,确保一致性
包装完整性检测:防潮和防漏评估,参数符合密封标准
运输模拟检测:模拟物流环境后质量变化,参数偏差<8%
不同温度条件检测:高温或低温储存影响,参数变化<15%
光照稳定性检测:光暴露后成分降解,参数降解率<5%
微生物挑战测试:引入微生物后抵抗力,参数恢复率>90%
酸碱性环境检测:模拟胃液溶解性,参数溶出度>75%
重金属来源追溯:识别污染源头,参数与原材料关联
农药残留溯源:追踪农药来源,参数与种植环境匹配
依据GB/T 5009.12-2017检测铅含量
采用GB/T 5009.15-2014检测镉含量
参考GB/T 5009.19-2008检测农药残留
依据GB 4789.2-2016进行微生物限度测试
采用GB/T 5009.3-2016测定水分含量
参考ISO 6579-1:2017进行沙门氏菌筛查
依据ISO 21527-2:2008检测霉菌和酵母菌
采用GB/T 5009.11-2014检测砷含量
参考GB/T 5009.22-2016检测黄曲霉毒素
依据中国药典2020版进行成分定量
采用GB/T 5009.268-2016检测重金属总量
参考ISO 17025:2017确保实验室能力
依据GB/T 5009.4-2016测定灰分
采用GB/T 5009.5-2016检测蛋白质残留
参考GB/T 5009.8-2016检测糖含量
依据GB/T 5009.9-2016测定淀粉含量
采用GB/T 5009.10-2016检测纤维含量
参考ISO 4833-1:2013进行总菌落计数
依据GB/T 5009.33-2016检测亚硝酸盐
采用GB/T 5009.34-2016检测二氧化硫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成分定量分析,检测肉桂酸和附子碱含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农药残留和有机溶剂残留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筛查重金属如铅、镉和砷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溶出度和pH值
微生物培养箱:进行微生物限度和细菌内毒素检测
电子天平:精确称量样品,用于所有定量分析
崩解测试仪:评估丸剂崩解时限,参数控制时间
水分活度仪:测定水分活度,评估微生物风险
恒温恒湿箱:模拟储存条件,用于稳定性检测
pH计:检测酸碱平衡,参数范围校准
薄层色谱仪(TLC):进行鉴别试验,验证真伪
荧光光度计:检测黄曲霉毒素,参数灵敏度高
离心机:分离样品成分,用于均匀性检测
振荡器:混合样品,确保测试一致性
密封测试仪:评估包装完整性,参数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