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水分含量:测定煤泥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参数包括干燥减量法测量范围0-40%,精度±0.5%,确保燃料热值稳定性。
灰分含量:量化燃烧后残留无机物,参数涉及高温炉815℃±10℃加热,残留物重量计算误差小于0.2%。
挥发分含量:评估加热释放气体量,参数使用900℃±10℃隔绝空气燃烧,测量范围5-40%,变异系数不超过1%。
固定碳含量:通过差值计算煤泥中碳基质,参数基于灰分和挥发分结果,精度要求±0.8%,影响燃烧效率评估。
总硫含量:检测硫元素总量避免环境污染,参数采用高温燃烧法,检出限0.01%,测量范围0.1-10%。
高位热值:测定完全燃烧发热量,参数使用氧弹量热法,范围10-30 MJ/kg,精度±0.3 MJ/kg指导能源利用。
碳元素含量:量化有机碳比例,参数借助元素分析仪,检测限0.1%,误差控制在±0.5%内。
氢元素含量:测定氢组分影响燃烧特性,参数应用催化燃烧法,范围1-6%,重复性标准偏差±0.2%。
氧元素含量:间接计算或直接测定氧含量,参数基于碳氢差减,精度±1.0%,用于评估氧化程度。
氮元素含量:检测氮化物释放风险,参数采用凯氏定氮法,检出限0.05%,测量范围0.1-2.5%。
灰熔融特性:分析灰分软化温度,参数包括变形点、软化点测定范围1000-1600℃,精度±10℃预防锅炉结渣。
粒度分布:评估颗粒尺寸均匀性,参数使用筛分或激光法,粒度范围0-5mm,D50值误差±5μm。
灰成分分析:测定SiO2、Al2O3等氧化物,参数借助光谱技术,测量精度±0.5%,指导建材应用。
氯元素含量:检测腐蚀性组分,参数应用离子色谱法,检出限0.001%,范围0.01-1.0%确保设备安全。
原煤泥:未处理煤炭副产品,需全面成分分析确保基础质量。
浮选煤泥:选矿过程产出物,检测重点为灰分和热值优化回收率。
浓缩煤泥:脱水后高固含量产品,分析水分和粒度支持储运效率。
火力发电燃料:锅炉燃烧应用,需热值和硫含量检测控制排放。
水泥生产原料:作为添加剂掺入,灰熔融特性和成分分析确保粘结性能。
化工原料:用于合成气制备,碳氢含量测定指导反应效率。
冶金还原剂:高炉还原过程,固定碳和灰分检测提升金属纯度。
环保材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氮和氯元素分析减少二次污染。
农业土壤改良剂:改善土质结构,粒度分布和养分含量检测保障安全。
锅炉灰渣:燃烧后残留物,灰成分分析支持循环经济应用。
煤泥砖制造:建材领域,水分和强度指标检测确保产品耐久性。
烟气脱硫原料:脱硫剂制备,硫形态分析优化工艺参数。
煤泥水处理系统:工业废水环节,悬浮物和有害元素检测符合环保法规。
煤矿洗选厂产出:前端质量控制,挥发分和热值测定指导分选流程。
ASTM D3173:煤炭水分测定标准方法,指定干燥减量程序和控制条件。
ASTM D3174:煤炭灰分测定标准,规定高温炉操作和残渣计算步骤。
ASTM D3175:煤炭挥发分测定标准,涵盖隔绝空气加热技术细节。
ISO 1171:煤灰分测定国际标准,统一测量流程确保可比性。
ISO 1928:固体矿物燃料发热量测定规范,定义氧弹量热法参数。
GB/T 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综合测定。
GB/T 214:煤中全硫测定方法,规定高温燃烧红外检测步骤。
GB/T 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细化量热计操作和校准要求。
GB/T 476:煤的元素分析方法,涵盖碳氢氮测定技术。
ISO 13909:煤采样国际标准,确保样品代表性和均匀性。
GB/T 1574:煤灰成分分析方法,列出氧化物光谱测定规范。
ASTM D4239:硫形态测定标准,区分硫酸盐和硫化物组分。
马弗炉:高温燃烧装置,功能为在815℃加热样品测定灰分含量,确保残渣重量精确测量。
干燥箱:恒温设备,功能为在105℃干燥煤泥样品测定水分含量,控制湿度误差最小化。
量热仪:氧弹式热量计,功能为燃烧样品测量高位热值,精度达±0.2 MJ/kg指导能源效率。
元素分析仪:光谱检测设备,功能为快速测定碳、氢、氮、硫元素含量,支持多元素同步分析。
粒度分析仪:激光衍射系统,功能为评估煤泥颗粒分布,提供D10、D50等参数确保均匀性。
X射线荧光光谱仪:无损分析设备,功能为测定灰成分中SiO2、Al2O3等氧化物,精度±0.5%优化应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