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测定受试物经口腔单次灌胃后的毒性效应,关键参数包括LD50值、症状潜伏期、死亡时间分布及体重变化率(精确至±0.1g)
急性经皮毒性试验:采用固定敷贴法,参数包含24小时暴露剂量(mg/kg)、皮肤刺激指数(0-8分制)、72小时LD50及组织病理学评分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动态染毒系统控制浓度(mg/m³),核心参数为4小时LC50、呼吸频率抑制率(±5次/min)、肺泡灌洗液炎性因子(TNF-α/IL-6)浓度
急性眼刺激试验:依据角膜浑浊度(0-4级)、虹膜反应(0-2级)、结膜充血(0-3级)进行Draize评分,观察周期21天
急性皮肤腐蚀性试验:采用EPISKIN模型,检测参数包括细胞活性(MTT法OD值)、IL-1α释放量(pg/mg)及组织学损伤深度(μm)
神经毒性观察:检测运动协调性(转棒实验潜伏期)、肌肉强度(握力计g值)、自主活动计数(红外监测次数/5min)
心血管毒性检测:无创血压监测(收缩压/舒张压mmHg)、心电图QT间期(ms)、心率变异性(RMSSD值)
肝肾损伤标志物:血清ALT/AST(U/L)、BUN(mmol/L)、肌酐(μmol/L)及肝糖原含量(mg/g组织)
血液学分析:全血细胞计数(五分类)、凝血酶原时间(秒)、网织红细胞比例(%)
病理学检查:脏器系数(脑/心/肝/脾/肾/睾丸重量比)、组织学损伤评分(0-5级)、细胞凋亡率(TUNEL阳性率%)
农药原药及制剂:评估杀虫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急性暴露风险,涵盖乳油、可湿性粉剂等剂型
工业化学品:新化学物质登记必需的丙烯酸酯类、有机溶剂等原料的急性毒性分级
医药原料药:创新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单次给药毒性研究
化妆品成分:眼唇部产品中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的急性眼刺激及经皮毒性测试
医疗器械浸提液:输液器具、植入材料等生物相容性测试中的急性全身毒性试验
食品接触材料:塑料制品中增塑剂、稳定剂的迁移物急性经口毒性评估
兽用制剂:宠物驱虫药、养殖场消毒剂的急性毒性参数测定
纳米材料:量子点、碳纳米管等新型材料的吸入急毒及细胞毒性筛查
消防化学品:灭火剂、阻燃剂的急性吸入及皮肤腐蚀性测试
军工含能材料:火药推进剂、炸药成分的急性暴露危害分级
OECD TG 423:急性经口毒性-固定剂量法(Fixed Dose Procedure)
OECD TG 436:急性吸入毒性-急性毒性分类法(Acute Toxic Class Method)
ISO 10993-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GB/T 21603-2008:化学品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方法
GB/T 21606-2022:化学品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方法
GB 15193.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EPA OPPTS 870.1100:美国环保署急性经口毒性测试标准
GB/T 21804-2008:工业化学品 急性经口毒性固定剂量试验方法
JJF 1826-2020:化学品急性毒性检测仪器校准规范
GB/T 27825-2011:化学品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分类法
全自动灌胃系统:精密注射精度±2μL,支持批量动物给药,减少操作误差
动态吸入染毒塔:可调浓度范围1-5000mg/m³,气溶胶粒径分布监测(MMAD 1-5μm)
多功能生理遥测系统:实时监测清醒动物心电(采样率1kHz)、体温(±0.1℃)、活动度(三维加速度传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肾功能指标,通量400测试/小时,线性范围覆盖0.01-1000U/L
数字化病理切片扫描仪:40倍物镜分辨率,支持全切片图像分析(AI辅助病变识别)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非接触式监测器官灌注量,空间分辨率50μm,帧频100fps
高通量酶标仪:96/384孔板检测,支持荧光(Ex/Em精度±2nm)、发光(灵敏度0.1fmol ATP)多种模式
无创血压监测仪:尾套法测量范围0-300mmHg,脉波采样率2000Hz
转棒疲劳仪:转速范围2-80rpm可编程,跌落感应精度±5m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挥发性毒物血浓度,检出限达0.01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