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体外降解实验检测

体外降解实验检测

体外降解实验定量评估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分解特性,核心检测要点包括质量损失率、分子量变化、力学性能衰减及降解产物分析。需在模拟生理环境中进行加速测试,严格控制温度、pH值及酶浓度等参数,为生物材料安全性评价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检测项目

质量损失率测定:采用精密天平(精度0.01mg)定期测量试样质量变化,计算累计降解率,测试周期28-180天

分子量分布监测: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检测聚合物链断裂程度,测量范围5×10²~5×10⁶ g/mol,分辨率±200Da

pH值变化跟踪:使用在线pH监测系统记录降解液酸碱度波动,精度±0.01,采样间隔≤1小时

力学性能衰减: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拉伸强度保留率(ASTM D638),加载速度5mm/min,温度37±1℃

降解产物分析:LC-MS/MS定性定量检测单体释放量,检出限0.1μg/mL,符合ISO 10993-13规范

表面形貌演变: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孔隙率变化,分辨率3nm,加速电压0.1-30kV可调

结晶度变化:X射线衍射仪(XRD)检测晶体结构破坏程度,2θ角范围5°-80°,步长0.02°

热稳定性评估: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玻璃化温度偏移,升温速率10℃/min,氮气氛围

离子释放量:ICP-OES检测钙、镁等金属离子溶出浓度,波长范围165-900nm,RSD≤2%

酶活性控制:紫外分光光度计监控蛋白酶浓度(280nm波长),活性保持≥90%

降解液渗透压:冰点渗透压计测量溶液摩尔浓度,范围0-2000mOsm/kg,精度±2%

残余单体检测:气相色谱(GC-FID)测定未反应单体残留,DB-5色谱柱,检出限50ppm

检测范围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手术缝合线、骨钉等植入器械,评估体内降解周期及组织相容性

药物缓释载体:PLGA微球、壳聚糖水凝胶等控释系统,检测载体降解与药物释放动力学关联

可吸收止血材料:氧化再生纤维素纱布、明胶海绵等,验证酶解速率与凝血效能的相关性

组织工程支架:聚己内酯三维多孔支架,检测孔隙连通性与降解速率的匹配度

农用降解地膜: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薄膜,模拟土壤环境验证崩解时间

食品接触材料:PLA吸管、淀粉基餐具,检测迁移物是否符合GB 31604.1-2015限量

海洋降解塑料:PBAT包装材料,依据ASTM D6691进行海水加速降解

骨科固定器件:镁合金骨钉,监测氢气释放速率与骨愈合进度的匹配性

齿科修复材料:复合树脂充填体,评估唾液环境下的耐磨性衰减

环保纺织纤维:醋酸纤维素纤维,测试湿热环境下强度保持率

手术防粘连膜:透明质酸复合膜,验证体内吸收周期与创面愈合同步性

3D打印生物墨水:藻酸盐-明胶体系,检测交联度与降解速率的调控关系

检测标准

ISO 13781:2017 外科植入物用聚(L-丙交酯)树脂降解特性评估

ASTM F1635-16 体外降解测试中聚乳酸类材料质量损失标准方法

GB/T 19277.1-2011 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测定

ISO 10993-13:201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3部分:聚合物降解产物定性与定量

ASTM D5511-18 厌氧消化系统中塑料材料降解率测定

GB/T 18006.3-2020 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降解性能试验方法

ISO 14855-2:2018 可控堆肥条件下二氧化碳释放量测定

ASTM D6691-17 海洋漂浮环境中塑料材料需氧生物降解测定

GB/T 40612-2021 塑料 海水沙质沉积物界面非漂浮塑料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测定

ISO 17296-3:2014 增材制造 标准试验件 第3部分:可降解金属件特性

检测仪器

加速降解装置:可控温振荡水浴(温度范围5-80℃,精度±0.2℃),模拟生理环境进行长期浸泡实验

凝胶渗透色谱仪:配备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检测器(MALLS),实现降解过程中分子量及分布变化的实时监测

微型万能试验机:5N力值传感器(精度0.001N),持续检测微小试样降解期间的力学性能衰减

降解液在线监测系统:集成pH电极、溶氧传感器和电导率探头,实时传输降解环境参数变化

程序控温堆肥反应器:容积50L,温度梯度可控(35-65℃),符合ISO 14855标准测试要求

密闭式厌氧降解测试罐:配备甲烷气体收集计量装置,满足ASTM D5511厌氧生物降解检测需求

海水循环模拟槽:恒流海水系统(流速0.5-2m/s可调),搭载试样自动旋转支架,执行ASTM D6691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