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面膜微生物检测

面膜微生物检测

面膜微生物检测是评估产品卫生安全性的关键环节,重点检测致病菌与微生物污染指标。检测涵盖菌落总数、致病菌分离及防腐效能验证等核心项目,需严格遵循国际与国家标准,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微生物指标符合安全限值要求。.

检测项目

菌落总数测定:定量分析需氧微生物总量,培养条件30-35℃/48h,限值≤1000 CFU/g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采用沙氏琼脂培养基,培养温度25-28℃,限值≤100 CFU/g

耐热大肠菌群检测:通过EC肉汤发酵法确认,禁用限值0/25g

铜绿假单胞菌分离:使用CN琼脂选择性培养,镜检确认鞭毛特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Baird-Parker培养基分离,血浆凝固酶阳性判定

防腐效能挑战测试:接种5种标准菌株(ATCC6538等),评估28天抑菌率

厌氧菌孢子筛查:硫乙醇酸盐培养基培养,检测梭菌属污染风险

致病性链球菌检验:血琼脂溶血反应测试,γ型判定为阴性

白色念珠菌定量:CHROMagar显色培养,识别典型蓝绿色菌落

防腐剂残留分析:HPLC检测苯氧乙醇等成分,精度达0.1ppm

微生物限度验证:薄膜过滤法处理样品,回收率要求70-130%

包装密封性微生物侵入试验:负压浸泡染色液,显微观测渗透路径

检测范围

贴片式面膜:无纺布/蚕丝基材载体型产品微生物负载测试

膏状面膜:检测高水分膏体中的厌氧菌增殖风险

冻干面膜:复溶后活菌计数及破片生物负载评估

生物纤维膜材:多孔结构材料吸附微生物筛查

睡眠面膜:长效保湿产品防腐体系有效性验证

泥浆清洁面膜:矿物质原料中芽孢杆菌污染检测

儿童专用面膜:执行更严格的大肠埃希氏菌控制标准

眼唇局部膜:检测接触粘膜部位产品的无菌保证

含植物提取物产品:检测原料农残导致的微生物变异

械字号医用敷料:按二类医疗器械要求检测无菌指标

纳米载体面膜:评估载体材料对微生物吸附特性

可降解环保膜布:检测天然纤维材料的霉变倾向

检测标准

ISO 17516:2014 化妆品微生物限值要求

ISO 21149:2017 化妆品中需氧嗜温菌计数

GB/T 7918.1-2021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总则

GB/T 7918.2-2021 细菌总数测定

GB/T 7918.3-2021 粪大肠菌群检验

GB/T 7918.4-2021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

GB/T 7918.5-2021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ASTM E2315-16 防腐效能定量评估指南

USP 61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EU 1223/2009 附录微生物安全要求

JIS K 3700 化妆品微生物试验方法

GB 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微生物标准

检测仪器

全自动菌落计数仪:采用AI图像识别技术,分辨率0.1mm,实现CFU智能统计

PCR扩增仪:检测致病菌特异性基因片段,灵敏度达10CFU/mL

荧光显微成像系统:DAPI染色观测微生物分布,放大倍率1000X

微生物限度过滤装置:47mm滤膜孔径0.45μm,支持薄膜过滤法前处理

恒温恒湿培养箱:温度控制±0.5℃,支持多阶程序化培养

生物安全柜:CLASS II A2型,保障致病菌操作防护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仪:微生物快速鉴定,数据库含8000+菌株信息

流式细胞仪:检测微生物活性比率,流速10,000细胞/秒

厌氧培养工作站:氧浓度控制<0.1%,支持梭菌属培养

自动培养基分装仪:精度±0.1mL,确保平板倾注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