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急性皮肤刺激指数:记录0-72小时内红斑/水肿程度分级,按0-4分制量化损伤强度
腐蚀性反应阈值:测定物质引发不可逆组织坏死的临界浓度,精度达μg/cm²
经皮吸收率:采用Franz扩散池测定24h透皮量,分辨率0.01μg/cm²·h
组织病理学评分:HE染色切片盲评,评估表皮坏死/真皮炎症等7项组织学指标
细胞活性检测:MTT法测定角质细胞存活率,灵敏度达±3%
IL-1α释放量:ELISA定量表皮炎症因子浓度,检测限5pg/mL
皮肤屏障功能:TEWL仪测量经皮水分散失值,精度±0.5g/m²h
PH值影响测试:测试样品PH值及缓冲能力变化范围2.0-11.5
重复暴露累积效应:14天多次给药观察进行性损伤特征
温度敏感性:控制接触温度32℃±0.5℃模拟生理环境
金属离子溶出量:ICP-MS检测铬/镍等致敏物溶出,检出限0.1ppb
表皮完整性评估:电阻法监测离体皮肤模型屏障破损点
化妆品原料:乳化剂/防腐剂/香精等成分的刺激性验证
医疗器械表面涂层:导管/贴片等植入物生物相容性测试
纺织印染助剂:残留染料/固色剂的皮肤接触安全性评价
家居清洁产品:洗涤剂/消毒液原液及稀释液的刺激性分级
儿童护理用品:尿不湿/湿巾等产品的皮肤致敏风险筛查
工业化学品:金属加工液/脱模剂等职业暴露防护评估
农药制剂:喷雾剂型皮肤吸附毒性检测
医用敷料:水胶体/硅胶等新型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验证
电子烟烟油:尼古丁盐及香精成分的透皮吸收分析
文具油墨:可迁移重金属及有机溶剂接触风险评估
运动防护产品:肌效贴/绷带粘胶的致敏性测试
宠物洗护用品:物种差异性刺激反应研究
ISO 10993-10:202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
OECD TG 404:化学品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指南
GB/T 16886.10-2017医疗器械刺激试验国家标准
ASTM F719-81(2021):医用材料兔皮刺激试验标准规程
EN 1811:2022镍释放量测试方法及限值规范
GB/T 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限用物质检测标准
ISO 11930:2019化妆品防腐效能与安全性评估
OECD TG 439:体外皮肤刺激重建表皮测试方法
GB 7919-1987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ISO 10993-23:医疗器械刺激试验用离体模型指南
AATCC TM 112-2021纺织品甲醛释放量测定
CPSC-CH-E1001-08.3玩具材料重金属可溶性检测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表皮损伤深度,分辨率0.1μm
离体皮肤灌流系统:维持皮肤组织代谢活性36小时,流速控制±0.1mL/min
多通道透皮扩散仪:同步进行8组Franz扩散实验,控温精度±0.2℃
皮肤电阻测试仪:定量角质层完整性,检测范围0-1000kΩ
皮肤色度分析仪:L*a*b*色空间量化红斑等级,重复性ΔE<0.5
高通量细胞分析系统:96孔板自动检测细胞毒性,通量200样品/日
微渗析采样系统:活体实时监测炎症介质动态变化,时间分辨率5min
红外热成像仪:非接触式测定皮肤温度梯度变化,灵敏度0.03℃
皮肤角质层剥离装置:可控深度剥离角质层用于屏障功能研究
离体皮肤培养反应器:维持组织活性达14天,氧饱和度控制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