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动物模型构建检测

动物模型构建检测

动物模型构建检测是生物医学研究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评估模型动物的生理、病理及分子指标,确保模型与人类疾病的相似性。核心检测包括遗传背景鉴定、病理学评估、行为学测试等,需严格遵循国际标准操作规范。.

检测项目

遗传背景分析:通过SNP分型技术验证近交系纯度,检测位点覆盖率≥99.5%,错误率≤0.01%

病理组织学评估: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切片厚度≤5μm,组织病理评分系统符合国际分级标准

血液生化检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肾功能指标,包括ALT、AST、BUN等32项参数,检测灵敏度达0.1U/L

行为学测试:Morris水迷宫实验空间记忆评估,水温控制23±1℃,轨迹追踪分辨率0.1cm

代谢组学分析:LC-MS/MS平台检测500+小分子代谢物,质量精度<2ppm

微生物定植检测: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测序深度10Gb,可鉴定>2000种微生物

影像学评估:7T MRI扫描分辨率达50μm³,DTI扫描扩散梯度方向≥30个

药代动力学研究:HPLC-MS检测血药浓度,定量下限0.1ng/mL,线性范围0.1-1000ng/mL

心血管功能监测:无创血压监测系统,采样频率1000Hz,收缩压检测误差≤5mmHg

基因表达谱分析:RNA-seq检测转录组,测序深度≥30M reads/gene,差异基因检出阈值为2倍变化

免疫细胞分型:流式细胞术检测20种免疫标志物,最小检测限50个细胞/μl

骨密度检测:微CT扫描精度10μm,可量化骨体积分数(BV/TV)和骨小梁厚度(Tb.Th)

检测范围

基因编辑动物模型:CRISPR/Cas9技术构建的基因敲除/敲入模型,用于遗传病机制研究

自发疾病模型:包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NOD糖尿病小鼠等天然疾病动物

移植肿瘤模型:PDX(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移植成功率监测需>85%

神经系统疾病模型: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帕金森病MPTP模型等

心血管疾病模型:心肌梗死结扎模型、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等

代谢性疾病模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db/db糖尿病小鼠等

免疫缺陷模型:NOD scid gamma(NSG)小鼠等重度免疫缺陷动物

传染病模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豚鼠、流感病毒感染雪貂等

骨科疾病模型:卵巢切除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软骨损伤兔模型等

眼科疾病模型:激光诱导的青光眼模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等

皮肤损伤模型: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银屑病样皮炎小鼠等

消化系统模型: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等

检测标准

ISO 10993-22: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2部分:动物源材料检测规范

ASTM F2721-09(2014)动物模型骨科研究标准指南

GB/T 35823-2018实验动物动物实验通用要求

AAALAC国际实验动物评估认证标准

GB/T 39649-2020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

OECD 453致癌性试验指南

ISO 5725-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标准

GB 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ICH S7A人用药物安全药理学研究

ISO 10993-6医疗器械刺激性与致敏性评价

检测仪器

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配备生物发光与荧光检测模块,灵敏度达5×10³细胞/视野,用于肿瘤模型在体监测

全自动行为分析仪:集成视频追踪与深度学习算法,可同时分析12只动物社交行为,时间分辨率0.01s

高通量基因测序仪:NGS平台通量达6Tb/run,支持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用于转基因模型验证

多通道生理遥测系统:植入式传感器持续监测ECG/EEG/EMG等参数,采样率10kHz,适用于心血管疾病模型

质谱流式细胞仪:同时检测>40种金属标记抗体,分辨率0.3μm,用于免疫细胞亚群分析

显微CT扫描仪:空间分辨率5μm,辐射剂量<50mGy,适用于骨微结构定量分析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速度800测试/小时,支持肝肾功能等32项指标同步检测

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深层组织成像深度>1mm,时间分辨率0.5s/帧,用于神经突触动态观察

代谢笼监测系统:精确测量摄食量(精度0.01g)、饮水量(0.1ml)及排泄物,适用于代谢疾病模型

脑立体定位仪:定位精度±0.01mm,配备神经递质微透析探头,用于帕金森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