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植物抗病性分子试验

植物抗病性分子试验

植物抗病性分子试验通过基因表达分析、蛋白定量及信号通路研究,系统评估植物抗病机制。核心检测包括抗病基因表达量、防御酶活性、病原效应蛋白互作及抗病信号分子动态变化,为抗病育种和病理研究提供分子依据。.

检测项目

病程相关蛋白(PR)定量检测:通过ELISA或Western Blot测定PR-1、PR-2等蛋白含量,灵敏度≤0.1ng/mL,定量误差±5%。

抗病基因表达水平分析:采用qRT-PCR检测NBS-LRR类基因转录量,Ct值重复性标准偏差≤0.5,引物效率90-110%。

水杨酸(SA)/茉莉酸(JA)通路代谢物检测:HPLC-MS/MS测定激素含量,SA检出限0.05nmol/g,JA线性范围1-500pmol/g。

活性氧(ROS)爆发强度测定:DAB染色定量H₂O₂积累,Luminol法检测O₂⁻,动态范围10⁻⁸-10⁻³mol/L。

防御酶活性检测:分光光度法测定PAL、POD、SOD酶活,PAL活性单位定义:ΔA290=0.01/min为1U。

抗病信号转导因子磷酸化分析:Phos-tag电泳检测MAPK级联磷酸化状态,分辨率达单磷酸化位点。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识别能力:ELISA定量FLS2/EFR受体结合率,亲和常数Kd检测范围10⁻¹²-10⁻⁶M。

过敏性反应(HR)细胞死亡监测:台盼蓝染色定量坏死面积,Evans Blue法检测膜透性变化。

抗毒素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RT-qPCR检测PKS、F6'H等基因,熔解曲线单峰判定特异性。

小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效率:Northern Blot检测miR393等表达,探针标记灵敏度10fg级。

检测范围

水稻稻瘟病抗性材料:检测Pi-ta、Pi-b等R基因单倍型及OsWRKY45表达动态。

小麦赤霉病抗性种质:分析Fhb1基因位点变异及病程中TaPAL家族基因表达谱。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品系:检测R基因R1-R11等位变异及PR-10蛋白积累量。

番茄青枯病抗性资源:量化Mi-1.2基因表达强度及根系SA/JA激素比例变化。

转基因抗病毒作物:外源CP基因插入拷贝数测定及RNA沉默抑制子活性验证。

林木溃疡病抗性育种:杨树NAC转录因子过表达株系木质素沉积量检测。

药用植物免疫诱导剂:人参皂苷处理后天麻β-1,3-葡聚糖酶活性动力学分析。

蔬菜炭疽病抗性机制:辣椒CaWRKY40基因沉默株系HR反应时间延迟测定。

花卉灰霉病生物防治:内生菌处理月季后PDF1.2基因表达量时空分布。

草坪草褐斑病抗性:高羊茅FaPR5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与抗病表型关联分析。

检测标准

ISO 20408:2017《植物病害抗性分子检测通用要求》规范核酸提取纯度标准OD260/280=1.8-2.0。

GB/T 38578-2020《植物抗病性基因检测技术规程》规定R基因功能验证需包含病原接种实验。

ISO 21427-1:2006《植物防御酶活性测定》明确POD活性单位定义为每分钟催化1μmol底物。

GB/T 40458-2021《植物激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要求SA回收率85-115%。

ASTM F3178-15《转基因植物分子特征检测指南》规定外源基因Southern杂交最低检出3拷贝。

NY/T 3565-2020《作物抗病性鉴定技术 分子标记法》要求SSR标记多态性条带清晰度≥300RFU。

ISO 23039:2020《植物病原互作转录组分析规范》规定RNA-seq数据Q30≥90%。

GB/T 40459-2021《植物抗病信号物质检测技术规范》要求JA标曲相关系数R²≥0.995。

检测仪器

荧光定量PCR系统:采用TaqMan探针法进行抗病基因绝对定量,温度均一性±0.3℃,支持多重检测通道。

多功能酶标仪:搭载化学发光模块检测活性氧爆发强度,扫描速度≤5s/96孔,线性范围达6个数量级。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FRET技术实时观测钙离子信号振荡,空间分辨率≤120nm,时间分辨率10ms/帧。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MRM模式定量防御激素,色谱柱温控精度±0.5℃,保留时间偏差<0.1min。

蛋白互作分析系统: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检测R/Avr蛋白结合动力学,结合常数测量范围10²-10¹²M⁻¹。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微卫星标记分析抗病基因连锁不平衡,片段大小分辨率1bp,通量≥96样本/次。

植物活体成像系统:Luciferase报告基因监测防御启动子活性,光子计数灵敏度5pixel/cm²/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