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病原菌接种浓度测定:初始孢子或细菌悬液浓度校准,测量范围为10³~10⁷ CFU/mL,精度±5%。
植物组织感染率评估:计算叶片或根系病变面积百分比,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分辨率0.1 mm²。
抗性基因表达分析:通过qRT-PCR检测防御基因如PR1或NPR1表达量,Ct值范围15~35,误差±0.5。
病害症状分级:依据0-5级标准评分系统,记录坏死、萎蔫或斑点程度,可重复性≥95%。
病原菌生长抑制率:测量抑菌圈直径或菌丝扩展速率,范围0~100%,灵敏度1%。
植物生理参数监测:包括叶绿素含量(SPAD值范围0~100)和气孔导度(单位mmol/m²s)。
抗性相关酶活性检测:如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单位U/mg蛋白,检测限0.01 U。
病原菌毒性因子定量:分析毒素或效应蛋白浓度,ELISA法检测范围0.1~100 ng/mL。
植物细胞壁加固评估:木质素和胼胝质沉积测量,显微观察精度±5 μm。
抗性持久性测试:重复侵染实验周期评估,时间跨度7~30天,数据方差≤10%。
病原菌种群动态监测: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多样性,序列覆盖度≥99%,误差率0.1%。
植物激素水平测定:检测水杨酸或茉莉酸浓度,LC-MS/MS法范围0.01~50 ppm。
抗性诱导剂效果验证:评估生物或化学诱导剂对病害抑制率,重复三次独立实验。
转基因抗性验证:PCR扩增目标基因片段,产物大小100~500 bp,凝胶电泳分辨率1 bp。
环境胁迫抗性关联:结合干旱或盐胁迫测试抗性变化,湿度控制精度±2% RH。
粮食作物种子:如水稻、小麦和玉米种子,评估对稻瘟病或赤霉病抗性。
经济作物植株:包括棉花、大豆和油菜,检测枯萎病或锈病耐受性。
园艺植物材料:果树苗木或蔬菜幼苗,针对炭疽病或疫霉病筛选。
转基因育种品系:基因编辑植物,验证特定抗性基因功能稳定性。
生物农药制剂:微生物杀虫剂或诱导剂,测试田间病害防控效果。
农业生产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分析,评估土传病害抑制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物:体外培养细胞或器官,研究病原菌侵染机制。
种子处理产品:包衣剂或消毒剂,检测发芽率与抗病性协同。
森林树木资源:松树或橡树样本,抗松材线虫病评估。
药用植物材料:如人参或黄芪,监测根腐病或叶斑病抗性。
城市绿化植被:草坪草或观赏花卉,白粉病或灰霉病抗性测试。
有机栽培基质:堆肥或泥炭基材,病原菌存活率与植物健康关联。
植物病毒载体系统:病毒诱导基因沉默载体,抗病毒能力量化。
遗传资源库种质:保存的野生亲本,抗性性状多样性分析。
农业废弃物利用:秸秆或果壳处理,降低病原菌传播风险。
依据ISO 16198标准评估植物病原菌接种方法。
参照GB/T 3543.4-2018进行种子健康检验规程。
采用ASTM D3456规范植物病害分级系统。
适用ISO 21527-1酵母和霉菌计数方法。
遵循GB/T 18133-2012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检测。
依照ISO 7218微生物检测通用要求。
执行GB/T 28879-2012植物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参考ASTM E2562病原菌定量PCR检测标准。
采用ISO 16654食品和饲料微生物检测指南。
依据GB/T 22243-2008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适用ISO 15216病毒检测分子方法。
参照GB/T 28058-2011植物检疫病原菌鉴定规范。
采用ASTM F3172生物材料抗性测试标准。
执行GB/T 3543.7-2018种子水分测定方法。
参考ISO 4833微生物平板计数通用原则。
显微镜成像系统:配备高分辨率镜头和摄像头,用于观察病原菌形态和植物组织病变细节。
荧光定量PCR仪:支持实时扩增和熔解曲线分析,检测抗性基因表达和病原菌DNA浓度。
酶标仪:多通道吸光度检测,测量酶活性或毒素浓度等功能。
培养箱:温湿度可控环境,维持病原菌接种和植物生长所需条件。
图像分析软件:自动计算病变面积和分级评分,提高数据客观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植物激素或代谢产物水平,支持分子抗性机理研究。
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病原菌种群多样性和宿主转录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