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温度循环范围:高温上限85°C,低温下限-40°C,梯度±5°C/min,模拟极端环境
升温速率:设定梯度2°C/min至10°C/min,监测电池材料热应力响应
降温速率:控制梯度1°C/min至8°C/min,评估冷却过程电池性能稳定性
循环次数:标准测试50~1000次循环,记录每个周期的性能衰减
保温时间:高温保温2h,低温保温2h,验证极端温度下的耐久性
电压监测:全程记录电压波动±0.1V,检测异常放电或短路风险
容量衰减率:测试前后容量对比,精度±1%,评估电池寿命退化
内阻变化:测量范围内阻0~500mΩ,变化率±5%,分析电极老化
自放电率:循环后静置24h,测量自放电速率±0.5%/天,判断能量损失
机械变形:观察物理尺寸变化±0.1mm,识别壳体膨胀或裂纹
安全性能:监控热失控温度150°C以上,检测泄漏或起火迹象
温度均匀性:箱内温度分布±2°C,确保测试条件一致性
锂离子电池:用于便携电子和电动汽车,测试高温稳定性及低温启动性能
镍氢电池:适合混合动力车辆,评估循环寿命和内阻增长
铅酸电池:常见于启动电源,验证温度冲击后的容量保持率
固态电池:新兴高能量密度电池,检测界面材料的热机械疲劳
便携式设备电池:手机、笔记本应用,关注微小尺寸下的温度适应性
储能系统电池:大规模储能装置,测试长期循环下的可靠性
航空航天电池:卫星和飞行器电源,验证极端温变环境下的安全裕度
医疗设备电池:植入式器械能源,确保生物兼容性和温度耐受性
电动工具电池:高功率应用,评估快速温度变化的耐久性
备用电源电池:UPS系统,测试断电恢复时的温度响应
消费电子电池:穿戴设备应用,关注轻薄设计的热管理性能
工业设备电池:自动化系统电源,验证粉尘环境下的温度循环稳定性
依据IEC62133标准进行安全性能评估
GB/T18287-2013规定锂离子电池循环测试方法
ISO12405-4规范电动汽车电池温度冲击测试
ASTMD3336描述电池环境测试参数
UL1642要求电池高温循环安全验证
JISC8714指定镍氢电池测试流程
SAEJ2464定义汽车电池滥用测试条件
GB31241-2014便携式电池安全标准
IEC62619工业电池性能测试指南
UN38.3运输安全测试包含温度循环环节
EN62133欧洲电池安全规范
GB/T31467.3动力电池系统环境测试标准
温度循环试验箱:模拟-70°C至150°C范围变化,控制梯度精度±0.5°C
电池测试系统:监测电压0~20V和电流0~100A,记录循环数据
数据记录器:采集温度和时间信息,采样率1Hz,存储容量128GB
内阻测量仪:量程0.1mΩ~10Ω,精度±1%,评估电极老化
安全检测设备:检测泄漏电流±1μA和温度异常,防止热失控
容量测试仪:充放电范围0~100A,评估容量衰减±0.5%
环境模拟室:控制湿度10%~95%RH,辅助温度循环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