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建筑能耗监测:评估建筑物整体能源消耗,参数包括能耗量(kWh)、监测分辨率(1分钟间隔)、误差范围±2%。
热工性能测试:检测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能力,参数如热传导系数(U值,0.1-5.0 W/m²K)、热阻值(R值,0.5-10.0 m²K/W)、测试精度±5%。
光照强度检测:测量自然光和人工光源照度,参数如lux范围(0-100,000 lux)、精度±3%、响应时间0.1秒。
空气密封性测试:评估建筑气密性,参数如空气渗透率(ACH,0.1-10.0次/小时)、压力差范围(10-100 Pa)、泄漏量误差±5%。
HVAC系统效率测试:监测暖通空调能效,参数如COP(1.0-10.0)、EER(8.0-20.0)、功率消耗(0.1-100 kW)、精度±3%。
照明系统能效评估:测试灯具效率,参数如光效(20-200 lm/W)、功率因数(0.5-1.0)、色温范围(2700-6500 K)。
隔热材料性能检测:评估材料隔热特性,参数如热导率(λ值,0.01-1.0 W/mK)、厚度(10-500 mm)、密度(20-200 kg/m³)。
可再生能源输出监测:跟踪太阳能或风能系统,参数如发电量(0.1-1000 kWh)、转换效率(5-30%)、电压波动范围(10-600 V)。
水系统能耗监测:分析水泵和热水设备,参数如能耗指标(0.01-10.0 kWh/m³)、流量精度(±2%)、压力范围(0.1-1.0 MPa)。
电气设备待机功耗测试:测量电器待机状态,参数如功耗(0.001-100 W)、年耗电估算(1-1000 kWh)、电流分辨率(0.1 mA)。
窗户热性能评估:检测窗户保温隔热,参数如U值(0.5-5.0 W/m²K)、遮阳系数(0.1-1.0)、玻璃透光率(10-90%)。
建筑热桥检测:识别热损失关键点,参数如表面温差(1-50°C)、热流密度(1-500 W/m²)、红外精度±0.5°C。
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墙体、屋顶和门窗系统,评估保温隔热性能以减少热损失。
暖通空调设备:涵盖空调机组、锅炉和热泵系统,监测能效优化运行状态。
照明系统:涉及室内外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分析光效提升节能潜力。
工业锅炉系统:针对大型工业锅炉,检测燃烧效率和热回收效果。
制冷设备:包括冰箱、冷库等制冷单元,评估能耗和温度控制精度。
电动机和驱动系统:涉及电机、变频器等工业设备,测试能效和负载匹配。
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涵盖楼宇智能管理系统,优化能耗策略和实时监测。
交通设施:如电动汽车充电站,检测充电效率和电网影响。
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评估输出稳定性和效率。
办公和家用电器:涉及电脑、电视等设备,测试待机模式和运行能耗。
水资源管理系统:覆盖水泵、热水器等单元,分析能耗与流量关联。
工业生产线:针对制造设备,监测整体能源消耗和优化点。
ISO 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规范整体能效管理流程。
ISO 9869:2014:建筑构件热阻现场测量方法,指导热性能测试。
ISO 10077-2:2017:门窗热性能计算和测试标准,评估保温隔热。
ASTM C518-2021:用热流计法测定稳态热传输特性,适用材料热导率。
GB/T 23483-2009:建筑能耗计算方法通则,规定能耗数据采集。
GB/T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涵盖热环境评估要求。
GB 50325-202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涉及环境参数监测。
GB/T 17981-2021: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标准,优化HVAC能耗。
ASHRAE 90.1-2019:建筑节能标准,提供能效基准和测试方法。
EN 15232:2012: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能效影响评估,指导智能系统测试。
IEC 61851-1:2017: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标准,规范充电效率检测。
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关联环境节能参数。
热像仪:用于可视化表面温度分布,识别热桥和绝缘缺陷,支持热工性能检测。
能量分析仪:测量电能消耗参数如电压、电流和功率,确保能耗监测精度。
流量计:监测水或空气流量,评估系统效率,适用于水系统能耗测试。
照度计:测量光照强度和均匀度,支持照明能效评估,响应时间快。
气密性测试仪:通过风机门测试评估建筑密封性,测量空气渗透率。
温度数据记录器:记录环境温湿度变化,用于长期监测和数据采集。
功率计:检测电气设备功耗,功能包括待机模式测量和效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