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甲烷产生量:测量厌氧条件下材料分解产生的甲烷体积,参数包括最大产量(mL/g干物质)、累积曲线和时间依赖性分析。
二氧化碳产量:量化降解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参数涵盖日均生成率(mL/g)、累积体积和占比变化曲线。
生物降解率:计算材料总有机碳转化为气体的比例,参数涉及百分比降解(%)、半衰期估算和动力学模型拟合。
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测定降解中间产物的有机酸含量,参数包括乙酸、丙酸浓度(mg/L)、pH相关性及平衡点分析。
铵氮释放量:监测铵离子累积水平,参数涵盖浓度范围(mg/L)、峰值时间和降解稳定性评估。
残余固体分析:评估降解后残留物质的重量和成分,参数涉及干重损失(%)、灰分含量及微生物附着密度。
硫化氢产生量:测量含硫化合物分解产生的硫化氢量,参数包括浓度(ppm)、生成速率和抑制效应测试。
pH值变化:跟踪厌氧环境酸度波动,参数涉及初始至终止pH值范围、缓冲能力及微生物群落影响。
总有机碳去除率:计算原始有机碳的降解效率,参数包括去除百分比(%)、碳平衡误差和温度依赖性校正。
微生物活性指数:评估厌氧菌群代谢活力,参数涉及脱氢酶活性(μmol/g/h)、ATP浓度及群落结构多样性。
纤维素降解速率:测定植物纤维材料的分解速度,参数包括降解百分比(%)、酶活性变化和基质利用率。
重金属溶出量:监测降解过程中重金属离子的释放浓度,参数涵盖铅、镉等元素含量(mg/kg)、溶出率及环境风险评估。
生物降解塑料制品:评估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等材料在填埋场的降解性能,用于环保包装认证。
有机废弃物处理:分析食物残渣、农业秸秆在厌氧消化系统中的分解效率,优化废物资源化利用。
污水处理污泥:检测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量和残余物稳定性,用于污水处理厂工艺改进。
土壤修复材料:评估生物炭、纤维素基改良剂在厌氧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和生态影响。
造纸工业副产物:分析造纸黑液、污泥的厌氧分解潜力,支持循环经济解决方案。
食品包装材料:检测可降解包装膜、容器在模拟填埋条件下的甲烷产量和降解率。
农业覆盖膜:评估生物基地膜在农田厌氧环境下的降解速率和残留风险。
海洋沉积物样品:分析海底厌氧区有机物质的降解动态,用于海洋污染监测。
纺织纤维材料:检测天然纤维(如棉麻)和合成纤维在厌氧条件下的分解特性和气体排放。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评估秸秆、木屑在生物燃料生产中的厌氧降解效率和沼气产出。
城市生活垃圾组分:分析混合垃圾中易腐部分的降解行为,指导垃圾分类和填埋管理。
工业废水处理残渣:检测化工污泥、废液在厌氧反应器中的降解稳定性及产物安全性。
ASTM D5511:规范高固体厌氧消化中塑料材料生物降解性的测试方法,包括气体收集和分析流程。
ISO 11734:制定水质环境中厌氧生物降解能力的评估标准,涵盖最终降解率和残留物测试要求。
ISO 14853:规定塑料材料在含水厌氧系统中的生物降解测试规程,涉及降解百分比计算和仪器配置。
GB/T 19277.1:中国国家标准针对材料在可控厌氧条件下生物降解性的测定方法,包括温度、pH值和采样间隔参数。
GB/T 33761:规范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的测试标准,涉及沼气成分、产量和降解效率指标。
ASTM E2170:提供厌氧生物降解测试的一般指南,涵盖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要点。
ISO 13975:制定污泥和土壤厌氧降解的测试协议,包括微生物活性监测和残余物毒性评估。
GB/T 33066: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评估降解塑料在厌氧环境下的性能要求,涉及降解时限和气体排放限值。
ISO 15985:规范塑料材料在加速厌氧填埋条件下的测试方法,包括模拟填埋反应器设置和参数控制。
ASTM D6691:涉及海洋沉积物中塑料厌氧降解的标准测试,涵盖长期降解动力学和环境影响评价。
厌氧恒温消化器:模拟无氧环境控制温度(35-55°C),用于材料降解实验和气体产量实时监测。
气相色谱仪:分析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成分,功能包括浓度定量(ppm级精度)、峰值识别和样品自动进样。
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样品中有机碳含量变化,功能涉及降解前后碳去除率计算、数据校准和批量处理。
pH计和离子计:实时追踪厌氧体系酸碱度及离子浓度,功能包括pH值记录(0.01精度)、铵氮测量和自动化数据采集。
生物量测定系统:评估微生物活性和密度,功能涵盖ATP检测、脱氢酶活性分析及群落多样性成像。
离心分离机:处理降解残余物样本,功能包括固液分离、悬浮微粒浓缩和后续成分分析预处理。
恒温振荡培养箱:维持厌氧样品均匀混合和温度稳定,功能涉及转速控制(0-200rpm)、气体置换和长期实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