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铜合金拉制棒质量检测

铜合金拉制棒质量检测

检测项目化学成分全元素分析、抗拉强度测定、屈服强度测试、延伸率计算、硬度(布氏/洛氏/维氏)测量、导电率测定、热导率验证、晶粒度评级、非金属夹杂物检验、宏观组织观察、微观金相分析、尺寸公差测量(直径/圆度/直线度)、表面粗糙度测试、涡流探伤检测、超声波探伤验证、磁粉探伤(铁磁性材料适用)、密度测定、残余应力分析、高温蠕变试验、低温冲击试验、盐雾腐蚀试验、应力腐蚀开裂评估、氢脆敏感性测试、弯曲疲劳强度验证、扭转性能测试、杯突试验(深冲性能)、晶间腐蚀检验、断口形貌分析、表面氧化层厚度测量、电磁屏蔽效能评估。.

检测项目

化学成分全元素分析、抗拉强度测定、屈服强度测试、延伸率计算、硬度(布氏/洛氏/维氏)测量、导电率测定、热导率验证、晶粒度评级、非金属夹杂物检验、宏观组织观察、微观金相分析、尺寸公差测量(直径/圆度/直线度)、表面粗糙度测试、涡流探伤检测、超声波探伤验证、磁粉探伤(铁磁性材料适用)、密度测定、残余应力分析、高温蠕变试验、低温冲击试验、盐雾腐蚀试验、应力腐蚀开裂评估、氢脆敏感性测试、弯曲疲劳强度验证、扭转性能测试、杯突试验(深冲性能)、晶间腐蚀检验、断口形貌分析、表面氧化层厚度测量、电磁屏蔽效能评估。

检测范围

H62/H65/H68黄铜拉制棒、QSn6.5-0.1/QSn4-3锡青铜棒、BZn15-20锌白铜棒材、C1100/C1020无氧铜棒材、C5191/C5210磷青铜棒料、C70600/C71500铜镍合金管坯料、C17200铍铜合金棒材、C19400/C19210电子铜合金棒料、C26000/C26800弹壳黄铜棒材、C3604/C3602易切削黄铜棒料、C44300/C44400海军黄铜棒材、C63000铝镍青铜棒料、C95400/C95500铝青铜合金棒材、C86300锰青铜拉制棒料、BFe10-1-1/BFe30-1-1铁白铜棒材、TU1/TU2无氧铜精密棒料、T2/T3紫铜拉制棒材、HMn58-2锰黄铜异型棒料、HPb59-1铅黄铜磨光棒材、QAl9-4/QAl10-3-1.5铝青铜棒料加工件。

检测方法

直读光谱分析法(OES)用于快速测定Cu/Zn/Sn/Ni等主量元素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实现ppb级痕量元素定量;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合电子引伸计完成拉伸性能测试;布氏硬度计采用10mm球头在3000kgf载荷下保持30秒;金相显微镜在200-1000倍下观察α相/β相分布;扫描电镜(SEM)结合能谱仪(EDS)进行断口形貌与微区成分联用分析;涡流检测仪通过阻抗变化识别表面0.05mm以上裂纹;三坐标测量机实现0.001mm级尺寸精度控制;X射线应力测定仪采用sinψ法计算残余应力分布;盐雾试验箱按中性/酸性环境模拟加速腐蚀过程。

检测标准

GB/T228.1-20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4340.1-2009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121.1-2008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ASTMB249/B249M-18加工铜及铜合金棒材标准规范
ISO2624:1990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的测定
JISH3250:2015铜及铜合金拉制棒材
EN12163:2016铜及铜合金—普通工程用拉制棒材
ASTME8/E8M-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标准试验方法
GB/T10567.2-2007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氨熏试验法
ISO196:2018加工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试验的试样制备和选择

检测仪器

ARL3460直读光谱仪实现0.001%级元素定量分析;Instron5985万能试验机配备100kN载荷传感器完成拉伸/压缩测试;MitutoyoHM-220硬度计支持HB/HR/HV三种标尺自动转换;Olympus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配置多孔物自动评级软件;EddyCurrentNORTEC600涡流探伤仪具备多频混频缺陷识别功能;ZEISSSIGMA500场发射扫描电镜实现纳米级表面形貌观测;Q-FOGCCT1100循环腐蚀盐雾箱支持交变湿热/盐雾复合试验模式;HexagonGlobal三坐标测量机配置RenishawSP25M高精度接触式探头;ProtoLXRDX射线衍射仪采用Cr靶辐射进行残余应力梯度测量;Agilent7900ICP-MS质谱仪配备三重四极杆提高元素分析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