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食品级硅胶指标检测

食品级硅胶指标检测

食品级硅胶指标检测是确保材料安全性与合规性的关键环节,涵盖物理性能、化学残留、重金属迁移及微生物控制等核心项目。检测需依据GB4806.11-2016、FDA21CFR177.2600等国内外标准,通过精密仪器分析挥发性物质、过氧化物残留及热稳定性参数。本文系统阐述技术要点与操作规范,为生产企业和监管机构提供科学参考。.

检测项目

食品级硅胶的核心检测项目分为五大类:

物理性能指标:拉伸强度(≥8MPa)、撕裂强度(≥25kN/m)、硬度(邵氏A40-80度)、回弹率(≥90%)及耐磨性

化学残留物:挥发性有机物(VOC≤0.5%)、过氧化物残留(≤0.1%)、可萃取物(水/乙醇/正己烷模拟液)

重金属迁移量:铅(≤1.0mg/kg)、镉(≤0.1mg/kg)、汞(≤0.1mg/kg)等8种元素

微生物控制:菌落总数(≤1000CFU/g)、霉菌酵母菌(≤100CFU/g)、致病菌不得检出

热稳定性测试:200℃高温下持续72小时的老化性能评估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三类食品接触用硅胶制品:

烹饪器具类:硅胶铲、蒸笼垫、锅铲套件等高温接触产品

食品加工类:烘焙模具、冰格、巧克力模具等重复使用制品

特殊用途类:婴儿奶嘴、安抚奶嘴、食品密封圈等长期接触产品

其中婴幼儿用品需额外进行双酚A(BPA)及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筛查。

检测方法

拉伸/撕裂强度测试:依据ASTMD412标准,采用哑铃型试样进行拉伸速率500mm/min的破坏性试验

挥发性物质测定:按GB/T23991-2009要求进行105℃24h热失重分析(TGA)

重金属迁移试验:参照GB31604.49-2016使用4%乙酸溶液在70℃条件下浸泡24小时,采用ICP-MS定量分析

过氧化物残留检测:通过碘量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定量测定

微生物检验:依据GB4789.2-2016进行需氧菌总数培养计数

检测仪器

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500N载荷传感器及非接触式引伸计(精度0.5%)

热重分析仪(TGA):温度范围RT~1000℃,分辨率0.1μg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出限达ppt级,配备碰撞反应池技术

恒温恒湿箱:温度控制精度0.5℃,湿度波动度≤2%RH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HPLC):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及C18色谱柱(粒径1.7μm)

微生物培养系统:包含生物安全柜、恒温培养箱及菌落计数仪的全封闭操作平台

所有仪器均通过CNAS校准认证并定期参与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ILAC)。测试环境需满足ISO/IEC17025标准要求。

检测流程

确定测试对象与安排: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确定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安排;

制定验证实验方案:与委托方确认与协商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详情,确定费用,并按约定支付;

进行实验测试:按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测试,记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报告:分析试验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符合要求的测试报告,并及时反馈测试结果给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