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混凝土、水泥、水泥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铁路混凝土、公路混凝土、建筑混凝土、商品混凝土、预拌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泡沫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等。
自然扩散法:将混凝土试件暴露在含氯盐的环境中,让氯离子自然扩散进入试件,经过一定时间后,测定混凝土不同深度处的氯离子含量,根据菲克第二定律建立扩散方程,通过数学方法求解得到氯离子扩散系数。
电迁移法:在混凝土试件两端施加直流电场,加速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迁移过程,根据氯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和相关物理化学原理,计算氯离子扩散系数。
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 法):基于非稳态条件下的氯离子扩散理论,通过测量混凝土试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氯离子的迁移量,计算得到氯离子迁移系数,进而通过一定的转换关系得到氯离子扩散系数。
电量法: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测量一定时间内通过混凝土试件的电量,根据电量与氯离子扩散能力的相关性,间接评估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核磁共振法: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量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过程中引起的原子核自旋弛豫时间等参数的变化,从而获取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信息,进而计算出氯离子扩散系数。
交流阻抗法:通过对混凝土试件施加交流信号,测量其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响应,根据阻抗谱图中的特征参数和等效电路模型,分析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扩散过程和扩散系数。
ASTM C1556-2011 通过体积扩散测定水泥混合剂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C1556-2011a(2016) 采用体积扩散测定水泥基混合料的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标准试验方法
JC/T 1086-2008 水泥氯离子扩散系数检验方法
检测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遵循严谨的流程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确认并指定测试对象进行初步检查,对于需要采样的测试,我们会确认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的具体安排。
接下来,我们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和协商,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然后,双方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的内容、标准、报告格式等细节,并确认测试费用并按照约定进行支付。在试验测试过程中,我们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测试,记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以确保测试过程中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最后,我们对试验测试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撰写测试报告并进行审核,出具符合要求的测试报告,并将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