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镜片防蓝光检测

镜片防蓝光检测

镜片防蓝光检测有哪些测试项目?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作为拥有CMA资质的综合型科研检测单位,能够参考镜片防蓝光检测标准规范中的试验方法对玻璃镜片、树脂镜片、PC镜片、防蓝光镜片等产品进行检验测试,并出具相关测试报告。.

镜片防蓝光检测:技术与应用解析

简介

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人们对蓝光危害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蓝光是可见光谱中波长介于380纳米至500纳米的高能短波光线,长期接触可能引发视疲劳、视网膜损伤等问题。防蓝光镜片通过特殊镀膜或材料技术,选择性过滤或吸收有害蓝光波段,成为保护视力的重要工具。然而,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部分镜片存在过度滤光导致色偏、透光率不足等问题。因此,科学规范的防蓝光检测成为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关键环节。

适用范围

防蓝光检测适用于多种场景:

  1. 镜片生产环节:验证镀膜工艺的均匀性与稳定性,确保批量产品符合设计标准。
  2. 成品质量评估:涵盖眼镜片、护目镜、屏幕保护膜等,检测其蓝光防护性能与光学参数。
  3. 市场监管:为质监部门提供技术依据,打击虚假宣传,规范市场秩序。
  4. 研发优化:辅助企业改进配方,平衡蓝光阻隔率与视觉舒适度。 此外,该检测也适用于医疗、工业等特殊场景的防护镜片评估。

检测项目及简介

  1. 蓝光透射率 通过测量镜片在380-500nm波段的透光曲线,计算特定波段(如415-455nm)的透射比。透射率过高可能导致防护不足,而过低可能影响色彩辨识。
  2. 蓝光阻隔率 基于透射数据,计算目标波段的光线阻隔比例。优质镜片需在阻隔20%-40%有害蓝光的同时,保留有益波段(如480nm以上)。
  3. 色差指数 使用色坐标法评估镜片引入的色偏程度,ΔE值需控制在3以下以避免视觉不适。
  4. 耐磨性与耐候性 模拟日常使用中的摩擦、紫外线照射等环境,检测镀膜耐久性。
  5. 材质安全性 检测镜片基材中是否含有重金属或挥发性有害物质。

检测参考标准

  1. GB/T 38120-2019《蓝光防护膜的光学要求及测试方法》 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镜片蓝光透射比、色坐标等核心参数的测试方法。
  2. ISO 12312-1:2022《眼部和面部防护-太阳镜和相关护目镜》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光谱透射要求,涵盖紫外线与蓝光防护指标。
  3. EN 166:2002《个人眼部防护装置》 欧洲标准,对光学畸变、机械强度等性能提出具体要求。
  4. ANSI Z80.3-2018《非处方太阳镜和时尚眼镜标准》 美国国家标准,包含蓝光防护的测试框架。

检测方法及仪器

  1. 光谱透射分析 使用分光光度计(如PerkinElmer Lambda 950)扫描镜片在200-800nm波段的透射曲线,通过积分计算特定区间的透射率。配备积分球附件可准确测量散射光。
  2. 色差检测 采用色差仪(如X-Rite Ci64)测定镜片在D65标准光源下的Lab*值,与空白参照对比计算ΔE值。
  3. 耐磨性测试 使用泰伯耐磨试验机(Taber Abraser)模拟镜片摩擦过程,以雾度变化率评估镀膜耐久性。
  4. 化学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重金属残留,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有机挥发物。

结语

防蓝光镜片检测体系的建立,不仅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质量标尺,更推动了光学材料技术的创新发展。未来,随着虚拟现实设备、柔性显示屏等新载体的出现,检测标准需持续迭代以适应新型应用场景。企业、检测机构与监管部门需协同合作,通过精准化、智能化的检测手段,共同守护消费者的视觉健康,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检测标准

 

GB/T 38120-2019蓝光防护膜的光健康与光安全应用技术要求

GB/T 9105-1988光致变色玻璃眼镜片毛坯

GB 10810.1-2005眼镜片 第一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

GB 10810.2-2006眼镜镜片 第2部分:渐变焦镜片

GB 10810.3-2006眼镜镜片及相关眼镜产品 透射比规范及测量方法

GB 10810.4-2012眼镜镜片 第4部分:减反

 

检测流程

 

检测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遵循严谨的流程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确认并指定测试对象进行初步检查,对于需要采样的测试,我们会确认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的具体安排。

接下来,我们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和协商,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然后,双方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的内容、标准、报告格式等细节,并确认测试费用并按照约定进行支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