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挤压测试:安全性能的核心验证
简介
随着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锂电池在极端工况下(如机械挤压、碰撞、过热等)可能引发热失控,导致起火或爆炸。因此,对锂电池进行挤压测试成为评估其安全性能的核心环节之一。挤压测试通过模拟电池在受到外部机械压力时的行为,验证其结构稳定性、短路风险及热失控阈值,为产品设计改进和安全认证提供科学依据。
适用范围
锂电池挤压测试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
- 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包或单体电池需通过挤压测试,确保车辆碰撞时的安全性。
- 消费电子: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设备的锂电池需满足挤压测试要求,防止因意外挤压引发事故。
- 储能系统:大型储能电池在安装或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机械应力,需通过测试验证其抗压能力。
- 工业电池:特种设备、无人机等领域的锂电池需通过挤压测试,确保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
检测项目及简介
挤压测试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以下几类:
-
挤压变形量测试
- 目的:测定电池在受压后的形变程度及是否引发内部短路。
- 方法:通过施加垂直于电池表面的压力,记录电池壳体变形量与压力的关系曲线。
-
热失控监测
- 目的:评估电池在挤压过程中是否发生热失控(如冒烟、起火、爆炸)。
- 方法:同步监测电池表面温度变化,结合电压波动判断内部短路或电解液泄漏。
-
电压保持能力测试
- 目的:验证电池在挤压后是否仍能维持正常电压,避免因结构损坏导致性能失效。
- 方法:挤压后静置24小时,检测电压是否低于制造商规定的安全阈值。
-
泄漏检测
- 目的:确认电池壳体在挤压后是否发生电解液泄漏。
- 方法:通过目视检查或化学试纸检测泄漏痕迹。
检测参考标准
锂电池挤压测试需遵循以下国内外标准:
- 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 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动力电池挤压测试的变形量、压力值及判定条件。
- IEC 62133:2012《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安全要求》
- UN 38.3《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
- 针对锂电池运输安全的强制性测试标准,包含挤压测试要求。
- SAE J2464:2009《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可充电储能系统安全滥用测试》
- ISO 12405-3:2014《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和系统的测试规范》
检测方法及仪器
-
测试步骤
- 步骤1:预处理 将电池充满电至额定容量,并在常温(25±5℃)环境下静置2小时。
- 步骤2:设置参数 根据标准选择挤压方向(通常为垂直于极板方向),设定挤压速度(5-50 mm/min)和终止条件(如变形量达30%或压力达到100 kN)。
- 步骤3:实施挤压 使用液压或电动挤压装置施加压力,同步记录压力、变形量、温度及电压数据。
- 步骤4:观察与记录 监测电池是否冒烟、起火或爆炸,挤压后静置24小时再次检测电压和泄漏情况。
-
关键仪器设备
- 万能材料试验机:用于精确控制挤压速度和压力,如Instron 5967系列。
- 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池表面及内部温度,常用K型热电偶或红外热成像仪。
- 数据采集系统:同步记录压力、位移、电压等参数,如NI CompactDAQ模块。
- 防爆测试箱:提供密闭环境,防止测试过程中起火或爆炸造成次生危害。
-
注意事项
- 测试应在防爆实验室内进行,操作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
- 挤压板需采用刚性材料(如不锈钢),避免因自身形变影响测试结果。
- 对于软包电池,需额外关注边缘密封性,防止因挤压导致封装破裂。
结语
锂电池挤压测试是保障其安全性的重要技术手段,贯穿于研发、生产和认证全流程。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和仪器,能够有效识别电池设计缺陷,降低热失控风险。未来,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测试标准将不断迭代,例如引入更高压力阈值或多维挤压模拟,以应对更复杂的安全挑战。对于制造商而言,只有通过严格的挤压测试,才能为终端用户提供可靠的产品,推动锂电池技术在全球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检测标准
GB/T 26047-2022 一次柱式锂电池绝缘子
GB/T 37996-2019 动力锂电池用橡胶密封件
GB/T 33827-2017 锂电池用纳米负极材料中磁性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GB 8897.4-2008 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
T/CASME 162-2022 锂电池平衡重式叉车
T/FJAS 015-2022 锂电池材料用高纯氢氧化钠
T/CAIC
检测流程
检测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遵循严谨的流程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确认并指定测试对象进行初步检查,对于需要采样的测试,我们会确认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的具体安排。
接下来,我们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和协商,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然后,双方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的内容、标准、报告格式等细节,并确认测试费用并按照约定进行支付。在试验测试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