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无线充电线圈检测

无线充电线圈检测

无线充电线圈检测有哪些检测项目?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能够参考标准规范中的试验方法,对无线充电线圈检测的谐振频率、电阻、互感、电流效率、磁场分布、感应效果等项目进行检测,检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平面式无线充电线圈、环形无线充电线圈、长方形无线充电线圈、椭圆形无线充电线圈等,并在7-15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测试报告。.

无线充电线圈检测技术解析

简介

无线充电技术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传输方式,其核心组件——无线充电线圈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充电效率、安全性和系统稳定性。无线充电线圈检测是通过科学手段对线圈的电学性能、机械性能及环境适应性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旨在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及行业标准。随着无线充电技术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检测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适用范围

无线充电线圈检测适用于多个领域:

  1. 消费电子领域: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设备的充电模组;
  2. 汽车工业: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及车载设备充电模块;
  3. 工业设备: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无线供电装置;
  4. 医疗设备:植入式医疗设备或无菌环境下的无线充电器。 此外,检测还覆盖研发阶段的原型验证、量产阶段的质量控制以及售后环节的故障诊断。

检测项目及简介

无线充电线圈的检测项目主要围绕其电学性能、安全性和耐久性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电感量(Inductance)检测 电感量是线圈的核心参数,直接影响能量传输效率。检测时需在特定频率下测量线圈的电感值,确保其与设计规格一致。

  2. 直流电阻(DCR)检测 直流电阻反映线圈导体的损耗程度。过高的DCR会导致发热加剧,降低系统效率。检测需采用高精度微欧计,以排除接触电阻的干扰。

  3. 品质因数(Q值)检测 Q值表征线圈的能量存储与损耗比,是评价线圈效率的关键指标。高Q值意味着更低的能量损耗和更高的传输效率。

  4. 温升测试 线圈在长时间工作时的温升直接影响安全性。测试需模拟实际工况,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或热电偶监测温度变化,确保不超过材料耐温极限。

  5. 绝缘耐压测试 验证线圈与外部结构之间的绝缘强度,防止漏电或击穿风险。测试时施加高于额定电压的交流或直流高压,检测是否发生击穿或漏电流超标。

  6. 电磁兼容性(EMC)测试 评估线圈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干扰(EMI)是否满足法规要求,同时测试其抗外界干扰能力,确保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稳定性。

  7. 机械强度与耐久性测试 包括振动、冲击、弯曲等测试,模拟运输或使用中的机械应力,验证线圈结构的可靠性。

检测参考标准

无线充电线圈检测需遵循国际及行业标准,常见标准包括:

  1. IEC 62368-1:2018 《音视频、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的安全要求》,适用于无线充电设备的电气安全测试。
  2. GB/T 37132-2018 《无线充电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与测量方法》,规定EMC测试方法及限值。
  3. AEC-Q200 汽车电子委员会发布的被动元件应力测试标准,适用于车载无线充电线圈的可靠性验证。
  4. WPC Qi标准(Version 1.3) 无线充电联盟制定的互操作性标准,涵盖效率、兼容性及安全测试要求。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1. 电感量与Q值检测

    • 方法:使用LCR表(电感-电容-电阻测试仪)在指定频率(如100 kHz)下测量线圈的电感量和Q值。
    • 仪器:Keysight E4980A LCR表、Wayne Kerr 6500B精密阻抗分析仪。
  2. 直流电阻检测

    • 方法:采用四线法(开尔文连接)消除引线电阻影响,测量线圈导体的真实电阻值。
    • 仪器:Keithley 2450源表、Agilent 34410A数字万用表。
  3. 温升测试

    • 方法:在线圈满负荷工作状态下,使用热成像仪或埋入式热电偶持续监测温度变化。
    • 仪器:FLIR T540红外热像仪、OMEGA热电偶数据采集系统。
  4. 绝缘耐压测试

    • 方法:在线圈与屏蔽层之间施加2-3 kV交流电压(或等效直流电压),持续60秒,观察是否出现击穿或漏电流超标。
    • 仪器:Chroma 19056耐压测试仪、HIOKI ST5520绝缘电阻计。
  5. EMC测试

    • 方法:在电波暗室中,使用接收机测量辐射骚扰(30 MHz-1 GHz),同时通过传导骚扰测试评估电源端干扰水平。
    • 仪器:Rohde & Schwarz EMC测试系统、ETS-Lindgren电波暗室。
  6. 机械测试

    • 方法:依据标准进行随机振动(如5-500 Hz)、机械冲击(如50g/11ms)及弯曲疲劳测试。
    • 仪器:Lansmont振动试验台、Instron材料试验机。

结语

无线充电线圈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核心环节,通过多维度测试可有效规避设计缺陷、提升产品可靠性。随着无线充电技术向高频化、大功率方向发展,检测技术也需不断迭代,例如引入AI算法优化测试流程,或开发高集成度的自动化检测平台。未来,标准化与智能化将成为该领域的重要趋势,为无线充电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坚实支撑。

 

标准

 

GB/T 34665-2017 电机线圈/绕组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方法

GB/T 22717-2008 电机磁极线圈及磁场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

GB/T 20111.3-2008 电气绝缘系统.热评定规程.第3部分:包封线圈模型的特殊要求.散绕绕组电气绝缘系统(EIS)

GB 9366-1988 摄像管线圈组件测试方法

GB/T 22715-2008 交流电机定子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水平

 

检测试验仪器

 

无线充电线圈检测时通常需要以下仪器设备:

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功率计、频谱分析仪、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磁场测量仪、热成像仪、直流电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