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有哪些测试方法?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作为拥有CMA资质的综合型科研检测单位,能够参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标准规范中的试验方法对皮革、纺织品、毛皮、服装、织物等检测样品进行检验测试,并出具相关测试报告。.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解析

简介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是纺织品质量检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用于评估纺织品在接触汗液后颜色的稳定性。人体汗液中含有盐分、酸性或碱性成分,这些物质可能对纺织品染料产生溶解、迁移或化学作用,导致衣物褪色或沾染其他织物。色牢度不足的纺织品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因染料迁移引发皮肤敏感等问题。因此,该项测试对服装、家纺等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消费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适用范围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主要适用于以下领域:

  1. 服装类:如运动服、内衣、衬衫等贴身衣物,需确保其在与汗液接触后不褪色或沾色。
  2. 家居纺织品:包括床单、毛巾、沙发面料等,需满足日常使用中的耐汗渍要求。
  3. 特殊功能材料:例如医用纺织品、户外装备等,需在复杂环境中保持颜色稳定性。
  4. 婴幼儿用品:因婴幼儿皮肤敏感,相关产品的色牢度需符合更高标准。

此外,该测试也广泛用于纺织印染企业的研发环节,帮助优化染料配方和工艺参数。

检测项目及简介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通常包含以下核心检测项目:

  1. 酸碱汗液模拟测试 分别模拟人体在剧烈运动(酸性汗液,pH 5.5)和静息状态(碱性汗液,pH 8.0)下的汗液成分,测试纺织品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

  2. 颜色变化评级 使用标准灰卡(如ISO 105-A02)对测试后的样品进行颜色变化等级评定,1级表示严重褪色,5级表示无变化。

  3. 沾色程度评估 将测试样品与白色标准贴衬织物贴合,通过汗液作用后观察贴衬织物的沾色情况,评级方法与颜色变化类似。

  4. 耐多次汗渍测试 模拟反复汗液接触的场景,评估纺织品在多次洗涤或使用后的色牢度衰减情况。

检测参考标准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需遵循国际或国家标准,常见标准包括:

  • ISO 105-E04:20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第E04部分:耐汗渍色牢度》 该标准规定了测试方法、汗液配方及评级流程,是国际通用的核心依据。
  • AATCC 15-2021 《耐汗渍色牢度》 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标准,广泛用于北美市场。
  • GB/T 3922-20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 中国国家标准,与ISO 105-E04技术内容基本一致。
  • JIS L 0848:2020 《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日本工业标准,适用于亚洲市场准入。

检测方法及仪器

测试流程

  1. 汗液配制 根据标准要求,酸性汗液(含组氨酸、氯化钠、磷酸二氢钠)和碱性汗液(含组氨酸、氯化钠、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需精确配制,pH值误差控制在±0.1以内。

  2. 样品制备 将纺织品裁剪为4×10 cm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或叠加,确保充分接触。

  3. 汗液浸润 将试样浸泡于汗液中30分钟,浴比通常为1:50,随后用轧液机去除多余液体,保持100%带液率。

  4. 恒温加压处理 将试样置于耐汗渍色牢度测试仪中,在(37±2)℃下施加12.5 kPa压力,持续4小时。

  5. 干燥与评级 试样在室温下晾干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或目视比色法评估颜色变化和沾色程度。

关键仪器设备

  •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仪:提供恒温恒压环境,如SDL Atlas的Perspirometer。
  • pH计:确保汗液配制的精确性。
  • 轧液机:控制试样带液率,保证测试一致性。
  • 分光光度计:如Datacolor 600系列,用于客观量化颜色变化。
  • 标准光源箱:提供D65光源,减少目视评级的主观误差。

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

随着纺织品功能化需求增加,耐汗渍色牢度测试面临新挑战:

  1. 新型染料评估:如环保染料、纳米染料的耐汗渍性能需建立更精细的评价体系。
  2. 智能纺织品测试:含电子元件的服装需兼顾色牢度与功能性。
  3. 快速检测技术:开发便携式设备或缩短测试周期,以适应快时尚行业需求。

未来,测试标准或将整合更多实际使用场景(如汗液与防晒霜共同作用),并推动数字化评级替代传统人工目视,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结语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是衡量纺织品质量的关键指标,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到质检的全生命周期。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和先进仪器,企业可有效控制产品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安全与环保的关注度提高,该领域的检测技术将持续迭代,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