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随着紫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纺织品作为人体日常防护的重要载体,其抗紫外线性能逐渐成为消费者和生产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紫外线(UV)辐射中的UVA(315-400 nm)和UVB(280-315 nm)波段可穿透皮肤表层,导致晒伤、光老化甚至皮肤癌变。因此,通过科学检测手段评估纺织品的紫外线防护能力,对保障消费者健康、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抗紫外线性能检测不仅能够验证功能性纺织品的实际防护效果,还能为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供数据支持,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抗紫外线性能检测主要适用于以下领域:
此外,检测还涵盖不同纤维类型(棉、涤纶、尼龙等)及织物结构(机织、针织、非织造布),需根据材料特性选择适配的测试方法。
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紫外线防护系数(UPF) UPF是评价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核心指标,表示纺织品对紫外线辐射的阻隔效率。例如,UPF 50+的织物仅允许1/50的紫外线透过,防护效率达98%。UPF值越高,防护性能越强。
紫外线透射率(UVA/UVB) UVA和UVB波段分别测试织物在特定波长范围内的透射率,要求UVA透射率≤5%,UVB透射率≤1%以达到高防护等级。
遮挡率与反射率分析 通过测定紫外线在织物表面的反射比例,评估材料对紫外线的物理屏蔽效果,与化学整理剂的吸收能力形成互补分析。
耐洗性测试 模拟多次洗涤后抗紫外线性能的变化,验证功能整理的持久性,通常需测试水洗5次、10次后的UPF值衰减情况。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抗紫外线检测标准包括:
1. 检测流程
2. 核心仪器
3. 技术要点
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检测是功能性纺织品研发与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与标准体系的完善,相关测试已从实验室研究延伸至企业生产一线,推动了防晒纺织品的技术迭代。未来,随着纳米材料、智能响应整理剂等新技术的应用,检测方法将面临更复杂的功能评价需求。通过持续优化测试标准与设备精度,行业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耐用的防护产品,同时助力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与市场开拓。
HG/T 4735-2014 纺织染整助剂 抗紫外线整理剂 抗紫外线性能的测定
GB/T 39109-2020 纺织品 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的测定
GB/T 17032-1997 纺织品 织物紫外线透过率的试验方法
ASTM D6544-21 紫外线(UV)透射试验前纺织品制备的标准实施规程
GB/T 40504-2021 公用纺织品洗涤场所节水管理规范
GB/T 40270
1.在线或电话咨询,沟通测试项目;
2.寄送样品或上门取样,确认实验方案;
3.签署检测委托书,支付测试费用;
4.整理实验数据,出具测试报告;
产品质量控制: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或缺陷
相关部门查验:工商查验,市场监督管控,招投标,申报退税等
协助产品上市:产品需入驻网上商城、大型超市等
助力拓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