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接触热阻是描述两种材料接触界面间热量传递效率的关键参数,其定义为热量通过接触界面时产生的温度差与热流密度的比值。在实际工程中,界面接触热阻的存在可能导致热量传递效率显著下降,进而影响设备性能。例如,在电子设备散热系统中,芯片与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热阻过大会导致热量积聚,引发设备过热甚至失效。因此,精确测量接触热阻对优化材料界面设计、提升热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接触热阻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接触面微观粗糙度、表面污染、界面压力分布不均等因素。通过科学检测与评估,可量化不同工况下的热阻值,为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及工艺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接触热阻测试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接触热阻测试的核心项目包括:
接触热阻值测定 通过实验获取界面单位面积的热阻值(单位:m²·K/W),直接反映界面传热能力。
材料热导率标定 在已知热阻的情况下,结合材料厚度与接触面积,可反推材料本身的导热系数,用于验证材料性能。
表面形貌与压力分布分析 利用光学显微镜或激光扫描仪观测接触面的粗糙度与微观结构,结合压力传感器数据,分析界面接触均匀性对热阻的影响。
温度场动态监测 通过红外热像仪或热电偶阵列记录界面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研究热流路径与热阻的动态关联性。
接触热阻测试需遵循国际或行业标准,确保数据的可比性与权威性。常用标准包括:
ASTM D5470-2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Thermal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of Thermally Conductive Electrical Insulation Materials 该标准规定了稳态法测量薄型导热绝缘材料热阻的流程,适用于厚度小于10 mm的材料。
ISO 22007-4:2017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 diffusivity — Part 4: Laser flash method 针对瞬态激光闪射法测量材料热扩散率的标准,可间接推导接触热阻。
GB/T 32064-2015 建筑用隔热材料接触热阻测试方法 中国国家标准,适用于建筑保温材料界面热阻的稳态法检测。
接触热阻测试方法主要分为稳态法与瞬态法两类,具体技术路线及设备如下:
稳态法 原理:通过加热源和冷却装置在测试样品两侧建立稳定的温度梯度,测量热流密度与温差,计算热阻值。 仪器:
瞬态法 原理:利用短时热脉冲作用于材料表面,通过监测温度响应曲线推算热阻。 仪器:
当前接触热阻测试的难点在于如何精确控制界面压力与表面状态,并消除环境热损失对测量的干扰。未来技术发展将聚焦于:
接触热阻检测是提升热管理效率的关键技术,其应用贯穿于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及质量控制全流程。随着测试方法的标准化与仪器的精密化,该技术将持续推动电子、能源、建筑等领域的创新突破,为实现高效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GB/T 20311-2021 建筑构件和建筑单元 热阻和传热系数 计算方法
GB/T 39548-2020 真空绝热板湿热条件下热阻保留率的测定
GB/T 38426-2019 睡袋的热阻和使用温度的测定方法
GB/T 11048-2018 纺织品 生理舒适性 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蒸发热板法)
GB/T 33393-2016 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
GB/T 30708-2014 低密度
1.在线或电话咨询,沟通测试项目;
2.寄送样品或上门取样,确认实验方案;
3.签署检测委托书,支付测试费用;
4.整理实验数据,出具测试报告;
产品质量控制: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或缺陷
政府监管查验:工商查验,市场监督管控,招投标,申报退税等
协助产品上市:产品需入驻网上商城、大型超市等
助力拓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