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人造革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鞋材、箱包、家具、汽车内饰等领域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其耐磨性能是衡量产品质量和耐久性的核心指标之一。耐磨测试通过模拟材料在实际使用中受到的摩擦损耗,评估其抗磨损能力,为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消费市场对产品使用寿命要求的提高,耐磨性能检测已成为人造革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人造革耐磨测试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
Taber耐磨试验 通过旋转磨耗仪模拟多向摩擦,记录试样在特定载荷下的磨损量。测试中采用CS-10或H-18等标准磨轮,以500-1000次循环为单位评估质量损失率。该试验可量化材料的耐磨等级,适用于表面纹理复杂的产品。
Martindale法 利用平面往复摩擦原理,测试材料在低载荷(如12kPa)下的耐磨损性能。通过观测试样表面起毛、起球或破裂现象,判定其使用寿命。此方法对家具革、汽车革等平整表面材料的评估具有较高灵敏度。
DIN磨耗试验 采用砂纸作为摩擦介质,通过固定行程的往复运动测定材料磨穿所需次数。测试结果直接反映基布层与涂层的结合强度,特别适用于评估仿皮纹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动态折皱耐磨 模拟材料在弯曲状态下的摩擦损耗,通过专用夹具实现试样在45°角度下的周期性折弯摩擦。该试验可有效预测人造革在包边、褶皱部位的实际磨损表现。
现行主流标准涵盖国际、国家及行业三个层级:
ASTM D3884-0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brasion Resistance of Textile Fabrics (Rotary Platform, Double-Head Method)》 规定了双头旋转平台法的操作规范,适用于涂层织物的耐磨性分级。
ISO 5470-1:2016 《Rubber- or plastics-coated fabrics — Determination of abrasion resistance — Part 1: Taber abraser》 详细描述了Taber试验机的校准流程和结果判定准则。
GB/T 21196-2007 《纺织品 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 中国国家标准,明确了试样制备、摩擦次数与外观变化的对应关系。
QB/T 4341-2012 《汽车用聚氨酯合成革》行业标准,包含耐磨性能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Martindale摩擦试验机 采用四连杆驱动机构实现平面运动轨迹,配备压力调节系统和电子计数器。测试过程中,试样与标准羊毛毡摩擦布接触,通过显微镜观察表面损伤程度。设备需定期使用校准织物(如ISO 12947-2规定的棉布)进行系统验证。
DIN磨耗测试仪 由直线运动模块、砂纸夹持装置和计数器组成。测试时,试样在9.8N压力下与P180砂纸摩擦,记录磨穿涂层所需的循环次数。设备需配备激光传感器自动检测磨穿点,避免人为判断误差。
辅助检测工具
检测结果需结合材料特性和使用场景综合解读:
工程实践中,检测数据可指导工艺优化。例如,当Taber测试显示质量损失率过高时,可通过增加涂层交联密度或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填料提升耐磨性。某汽车革生产企业通过调整发泡层硬度(从60 Shore A提升至75 Shore A),使DIN磨耗次数从1200次提高到2800次,显著延长了座椅使用寿命。
当前,耐磨测试技术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环保法规的加强,测试方法也开始关注磨损颗粒的环境影响。新版ISO标准已增加对摩擦过程中微塑料释放量的检测要求,推动行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GB/T 38464-2020 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 耐揉搓性的测定
GB/T 38612-2020 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 拉伸负荷及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GB/T 38465-2020 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 耐寒性的测定
GB/T 8949-2008 聚氨酯干法人造革
GB/T 8948-2008 聚氯乙烯人造革
GB 21902—2008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检测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遵循严谨的流程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确认并指定测试对象进行初步检查,对于需要采样的测试,我们会确认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的具体安排。
接下来,我们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和协商,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然后,双方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的内容、标准、报告格式等细节,并确认测试费用并按照约定进行支付。在试验测试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