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TPH)是石油及石油制品中的主要成分,包含多种碳氢化合物,如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石油烃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来源。石油烃检测通过对环境介质(如土壤、水体、大气)和工业产品中石油烃成分的定量分析,为污染评估、风险管控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其应用场景涵盖环境监测、石油化工生产、油品质量控制以及污染场地修复等多个领域。
石油烃检测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石油烃检测涵盖多个关键项目,具体包括:
总石油烃(TPH) 检测样品中C6-C40范围内的碳氢化合物总量,是评估石油污染程度的核心指标。通常分为挥发性石油烃(C6-C10)和半挥发性石油烃(C10-C40)两类。
苯系物(BTEX) 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等单环芳烃具有高毒性和致癌性,需单独检测以评估健康风险。
多环芳烃(PAHs) 包含萘、菲、苯并[a]芘等16种优先控制污染物,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需重点关注其生态毒性。
石油类物质分类分析 通过组分分离技术,区分矿物油、动植物油及合成油,明确污染来源。
重金属与硫化物 石油中常伴生铅、镉等重金属及硫化氢,需同步检测以全面评估污染风险。
石油烃检测需依据国内外权威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国际标准
国内标准
石油烃检测技术多样,需根据检测目标及样品性质选择合适方法:
气相色谱法(GC)
红外分光光度法(IR)
紫外荧光法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
便携式现场检测技术
随着检测需求的提升,石油烃检测技术正向高灵敏度、自动化和多组分同步分析方向发展。例如,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可分离数千种化合物;质谱成像技术能够实现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分析;而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入,则大幅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此外,微型化传感器和无人机搭载检测设备的应用,正推动现场检测向实时化、智能化迈进。
石油烃检测是环境治理与工业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污染防控决策的科学性。未来,随着分析技术的革新与标准体系的完善,石油烃检测将在精准治污与绿色发展领域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GB/T 30519-2014 轻质石油馏分和产品中烃族组成和苯的测定 多维气相色谱法
GB/T 18340.4-2010 地质样品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石油重馏分中芳香烃族组分测定 质谱法
GB/T 18340.3-2010 地质样品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石油重馏分中饱和烃族组分测定 质谱法
GB/T 18340.3-2001 地质样品有机地化测试 重馏分石油饱和烃族组成质谱分析方法
石油烃检测方法的应用
1 一些轻质石油馏分或产品对其烃族组成指标有特定的限值要求。如汽油中的烯烃、芳烃和苯含量是汽油产品标准中的重要质量指标,而苯含量和芳烃含量也是一些溶剂油产品重要的质量指标。本标准提供了一个采用多维气相色谱技术快速测定轻质石油馏分、汽油调合组分、车用汽油和溶剂油产品中饱和烃、烯烃、芳烃和苯含量的试验方法。
2 色谱方法影响分析结果的因素较少,分析结果精度较高,试验步骤简单,分析周期较短,有利于改善试验环境、减轻劳动强度、降低试验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