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甘草酸铵(Ammonium Glycyrrhizinate)是从中药甘草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及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然而,甘草酸铵的纯度、含量及杂质水平直接影响其功效与安全性,因此建立科学、精准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通过标准化检测,可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并为相关行业提供技术支撑。
甘草酸铵检测技术主要服务于以下领域:
针对甘草酸铵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项目:
含量测定 通过定量分析确定样品中甘草酸铵的实际含量,确保其符合标签标识或工艺要求。常用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
纯度分析 检测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如甘草次酸、黄酮类衍生物等,评估原料或成品的化学纯度。
残留溶剂检测 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残留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需通过气相色谱法(GC)进行限量检测。
稳定性测试 考察甘草酸铵在不同储存条件(温度、湿度、光照)下的化学稳定性,预测其保质期。
甘草酸铵检测需遵循国内外权威标准,确保数据的科学性与可比性。主要参考标准包括:
《中国药典》2020年版 四部
ISO 20457:2018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and its ammonium salt by HPLC:国际标准化组织针对甘草酸及其铵盐的色谱分析标准。
GB 1886.2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甘草酸铵:规定了食品级甘草酸铵的技术要求与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紫外分光光度法(UV)
气相色谱法(GC)
薄层色谱法(TLC)
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甘草酸铵检测正向高效化、智能化方向演进:
甘草酸铵检测技术是保障其应用安全的核心环节。通过标准化方法(如HPLC、GC)与先进仪器的结合,可全面评估其质量属性。未来,随着检测标准的持续更新与技术的迭代升级,甘草酸铵的检测将更加精准、高效,为药品、食品及化妆品行业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保障。
GB 1886.2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甘草酸铵
T/CCCMHPIE 1.75-2021植物提取物 甘草酸铵(12%)
DB63/T 1825-2020 土壤中有效钼的测定 草酸-草酸铵浸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JIS K8521-2016 草酸铵一水合物(化学试剂)
TCVN 4293-1986 试剂.草酸铵
GJB 5381.19-2005 烟火药化学分析方法
甘草酸铵检测所需的试验仪器包括: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分离和定量甘草酸铵。
色谱柱:如COSMOSIL 5C18-MS-II色谱柱,用于HPLC分析。
电子天平:用于精确称量样品和对照品。
超声处理器:用于样品的超声提取。
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样品溶液以获得澄清的液体供色谱分析。
自动进样器:与HPLC配套使用,自动进样以提高效率和重复性。
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