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次氯酸钙(Calcium Hypochlorite),化学式为Ca(ClO)₂,是一种强氧化性化合物,广泛用于饮用水消毒、工业废水处理、医疗卫生及农业杀菌等领域。其有效氯含量高(通常为65%-70%),杀菌效率显著,但过量使用或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如引发皮肤刺激、呼吸道问题及水体生态失衡。因此,对次氯酸钙的含量、纯度及相关杂质进行精准检测,是保障生产安全、环境合规性和公共健康的重要环节。
次氯酸钙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景:
次氯酸钙检测涵盖以下核心项目:
次氯酸钙检测需遵循以下国内外标准:
碘量法(化学滴定法) 原理:利用次氯酸钙与碘化钾反应释放碘单质,通过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计算有效氯含量。 仪器:滴定管、电子天平、磁力搅拌器。 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耗时较长,适用于实验室常规分析。
分光光度法 原理:基于DPD(N,N-二乙基对苯二胺)与有效氯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通过测定特定波长(如515nm)的吸光度定量。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皿、移液枪。 特点:灵敏度高、快速,适合大批量水样检测。
离子色谱法 原理:分离样品中的氯酸根(ClO⁻)和次氯酸根(ClO₂⁻),通过电导检测器定量。 仪器:离子色谱仪、阴离子交换柱、自动进样器。 特点:可同时检测多种阴离子,精度高,但设备成本较高。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原理:通过X射线激发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分析其荧光光谱以确定含量。 仪器:X射线荧光光谱仪、样品压片机。 特点:无损检测,适用于固体样品中重金属的快速筛查。
pH计与电导率仪 仪器:数字pH计、电导率仪。 应用:直接测定次氯酸钙溶液的pH值和电导率,评估其稳定性和溶解性。
次氯酸钙检测技术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其应用安全性与环境可持续性。随着分析仪器的智能化和标准体系的完善,未来检测将趋向高通量、高精度及自动化发展。通过综合运用化学分析、光谱技术和色谱方法,能够全面评估次氯酸钙的质量与风险,为工业生产和公共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GB/T 10666-2019 次氯酸钙(漂粉精)
NF T94-301-2014 人生活用水的处理用化学制品.次氯酸钙
BS EN 900-2014 人类用水处理用的化学制品.次氯酸钙
DIN EN 15796-2010 游泳池水的处理用化学试剂.次氯酸钙
DIN EN 900-2008 饮用水处理用化学品.次氯酸钙
SANS 295-2007 次氯酸钙
KS M 1114
检测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遵循严谨的流程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确认并指定测试对象进行初步检查,对于需要采样的测试,我们会确认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的具体安排。
接下来,我们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和协商,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然后,双方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的内容、标准、报告格式等细节,并确认测试费用并按照约定进行支付。在试验测试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