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抑(抗)菌剂测试

抑(抗)菌剂测试

中析研究所的检测中心致力于提供一整套综合性的抑(抗)菌剂测试服务。本中心采用的检测方法严格依据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试验,我们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设备,能够根据标准规范中的试验程序,对抑(抗)菌剂测试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稳定性试验、pH值测定、砷、铅、汞的测定等多项指标进行准确的测定。.

检测项目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稳定性试验、pH值测定、砷、铅、汞的测定、微生物污染指标测定、大肠杆菌抑菌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试验、白色念珠菌抑菌试验、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验眼刺激试验、白色念珠菌杀灭试验、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阴道粘膜刺激试验、眼刺激试验等。

检测样品范围

氧化锌抗菌剂、氧化铜抗菌剂、磷酸二氢铵抗菌剂、碳酸锂抗菌剂、酰基苯胺类抗菌剂、咪唑类抗菌剂、噻唑类抗菌剂、异噻唑酮衍生物抗菌剂、季铵盐类抗菌剂、双呱类抗菌剂、酚类抗菌剂、天然抗菌剂、妇科抗抑菌剂、皮肤抗抑菌剂、口腔粘膜抗抑菌剂等。

抑(抗)菌剂测试

检测方法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试:这是一种评估抗菌剂活性的标准工具,用于测定抑制微生物体外生长所需的最低浓度。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肉汤稀释法、琼脂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通过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浊度来判断抗菌活性;琼脂稀释法通过观察不同浓度抗菌药物的平板上细菌生长情况来确定MIC;纸片扩散法则通过测量抑菌圈的大小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

理化指标检测:随着《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 15979—2024)的更新,增加了对新理化指标的检测方法,这可能包括对抑菌剂中特定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毒理学安全性要求:除了抗菌效果的检测,还需要评估抑菌剂的安全性,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生物监测评价:在生产过程中,对消毒效果进行生物监测,以确保产品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试验周期

一般7-10个工作日出具报告,可加急!

检测参考标准

GB/T 39606-2020 纺织品 尼泊金酯类抗菌剂的测定

GB/T 37544-2019 化妆品中邻伞花烃-5-醇等6种酚类抗菌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YY/T 1728-2021 临床实验室检测和体外诊断系统 感染性疾病相关酵母样真菌抗菌剂的体外活性检测方法

HG/T 5850-2021 纺织染整助剂 抗菌剂 抗菌性能的测定

SN/T 4488-2016 进出口纺织品 异噻唑啉酮类抗菌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EN 12791-2016 化学消毒剂和抗菌剂.外科用手消毒剂.试验方法和要求(phase 2, step 2)

ASTM E2315-2016 用Time-Kill法评定抗菌剂活性的标准指南

ASTM E1259-2016 评估沸点低于390℃的液体燃料中抗菌剂的标准实施规程

GOST R ISO 16256-2015 临床实验室测试和体外诊断测试系统. 检测抗菌剂抗传染病中酵母真菌体外活性的基准方法

WS/T 686-2020 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抗病毒药物检测方法与评价要求

WS/T 684-2020 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抗菌药物检测方法与评价要求

ANSI K62.192-1976 氟氯苯嘧醇(nuarimol)-(抑菌剂)通用名称

相关试验仪器

纸片法仪器:这种方法通过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测量抑菌圈的大小来反映抗菌效果。常用的仪器包括牛津杯和滤纸片。

牛津杯法仪器:也称杯碟法,将已灭菌的牛津杯置于试验平板中,往杯中注入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抑菌圈大小。

二倍稀释法仪器:通过连续稀释待检药物并加入实验菌液,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以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这种方法需要液体培养基和试管或96孔板。

抑菌圈测定仪:这种仪器用于测定抗生素药物的生物效价和敏感度,采用高清晰度固体摄像机全电子扫描,具有高成像质量和稳定性。它还可以自动进行图象的二值化处理和仪器自检,确保测量精度。

抑菌圈分析仪:这是一款用于制药行业、医药研究和动物健康领域的抑菌圈测量仪。它可以测量抑菌圈的精度为±0.3毫米,支持一键测量多达7个抑菌圈,并能自动进行菌落计数。

检测流程

确定测试对象与安排: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确定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安排;

制定验证实验方案:与委托方确认与协商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详情,确定费用,并按约定支付;

进行实验测试:按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测试,记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报告:分析试验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符合要求的测试报告,并及时反馈测试结果给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