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加热减量测试

加热减量测试

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能够依据加热减量测试标准,对橡胶、增塑剂、胶带、炭黑等检测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研究所实验室能够满足加热减量测试的各类实验条件及技术要求,7-15个工作日出具加热减量测试报告。.

加热减量测试技术及其应用

简介

加热减量测试是一种通过加热样品并测定其质量变化来评估材料中挥发性成分含量的方法。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塑料、橡胶、涂料、医药及食品等行业,用于检测材料在特定温度下因挥发、分解或氧化引起的质量损失。通过分析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异,可间接反映样品的含水量、残留溶剂、添加剂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为产品质量控制、工艺优化及材料研发提供数据支撑。

适用范围

加热减量测试主要适用于以下领域:

  1. 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制品中水分、增塑剂或其他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2. 化工原料:检测粉末、颗粒或液体原料中的残留溶剂或低沸点杂质。
  3. 食品与药品:评估干燥剂、包装材料或药品辅料的吸湿性及稳定性。
  4. 涂料与胶黏剂:分析固化过程中挥发物的释放量,确保环保性能达标。
  5. 纺织品:检测纤维或织物处理后的水分残留。

该测试尤其适用于对热敏感材料或需严格控制挥发物含量的场景,例如电子元件封装材料、医用高分子器械等。

检测项目及简介

  1. 水分含量测定 水分是许多材料中常见的挥发性成分,过量水分可能引发材料水解、霉变或机械性能下降。通过加热减量法可快速评估样品的水分残留,例如塑料粒子在加工前的干燥工艺验证。

  2. 挥发物总量分析 包括溶剂、单体、低分子量添加剂等在加热过程中的总损失量。例如,涂料固化时若残留溶剂过多,可能影响涂层附着力或产生气泡。

  3. 添加剂稳定性评估 部分材料中的增塑剂、抗氧化剂等可能在高温下分解或迁移,通过对比不同温度下的质量损失,可判断添加剂的耐热性能。

  4. 工艺过程控制 在材料生产或加工环节(如注塑、挤出),实时监测加热减量可优化干燥温度与时间参数,降低能耗并提升产品一致性。

检测参考标准

加热减量测试需遵循国内外相关标准,确保数据的可比性与权威性。常用标准包括:

  1. GB/T 6284-2016《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适用于固体、液体化工产品的水分测定,规定了加热温度、时间及称量精度要求。
  2. ASTM D280-01(2021)《橡胶制品加热减量试验方法》 针对橡胶材料,明确测试条件为100±2℃下加热至恒重,适用于评估橡胶加工助剂的挥发性。
  3. ISO 787-2:2021《颜料和填充剂通用试验方法 第2部分:加热减量的测定》 规定颜料、填料在105℃下干燥至恒重的操作流程,用于评价材料的热稳定性。
  4. JIS K 5601-2-2:2020《涂料成分试验方法 第2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 通过加热法测定涂料中VOC含量,支持环保法规符合性验证。

检测方法及仪器

测试流程

  1. 样品制备 将代表性样品粉碎或切割至均匀粒度(通常≤1mm),称取2-5g(精确至0.0001g)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皿中。

  2. 加热处理 将样品放入预热至规定温度(如105℃、120℃或根据标准调整)的烘箱内,保持1-4小时(具体时间依材料特性而定)。部分标准要求分阶段升温以避免样品爆沸。

  3. 冷却与称重 取出样品后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使用精密分析天平称量,重复加热至两次质量差小于0.5mg即为恒重。

  4. 结果计算 加热减量(%)=(初始质量 - 终质量)/ 初始质量 × 100%。

核心仪器

  1. 鼓风干燥箱 控温精度±1℃,如上海一恒DHG-9070A型,配备强制对流系统确保温度均匀性。
  2. 分析天平 量程≥100g,精度0.1mg,推荐梅特勒托利多ME204E等型号。
  3. 干燥器 内置变色硅胶或分子筛干燥剂,用于样品快速冷却并隔绝湿度。
  4. 辅助工具 称量皿(铝制或玻璃材质)、样品粉碎机、真空干燥装置(适用于易氧化样品)。

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

  1. 温度选择 需根据材料热稳定性设定温度,避免过高导致分解或碳化。例如,PVC材料测试温度通常不超过80℃。
  2. 环境控制 实验室湿度应低于60%,防止冷却过程中样品吸湿影响结果。
  3. 重复性验证 同一批次样品需至少测试3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通常要求RSD≤2%。
  4. 数据修正 若样品含无机填料(如碳酸钙),需扣除灰分影响,采用“加热减量-灰分=真实挥发分”公式校正。

结语

加热减量测试作为一种经典的质量控制手段,凭借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工业生产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如联用热重分析仪TGA),该技术正与红外光谱、质谱等联用,进一步拓展至材料成分解析与失效分析领域。未来,结合大数据与自动化技术,加热减量测试将更高效地服务于高端制造与绿色材料开发需求。


分享

检测标准

GB/T 1669-2001:增塑剂加热减量的测定

GB/T 3780.8-2008:炭黑 第8部分:加热减量的测定

GB/T 3780.8-2019:炭黑 第8部分:加热减量的测定

GB/T 11409-2008:橡胶防老剂、硫化促进剂 试验方法

GB/T 21184-2007:橡胶配合剂 次磺酰胺促进剂 试验方法

HG/T 2797.7-2007:硅铝炭黑 第7部分:加热减量的测定

检测流程

确定测试对象与安排: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确定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安排;

制定验证实验方案:与委托方确认与协商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详情,确定费用,并按约定支付;

进行实验测试:按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测试,记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报告:分析试验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符合要求的测试报告,并及时反馈测试结果给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