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抗碱底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内外墙基层处理的功能性涂料,主要作用是通过封闭基层碱性物质、增强涂层附着力、提升整体涂装体系的耐久性。由于建筑基材(如混凝土、水泥砂浆)常含有游离的Ca(OH)₂等碱性成分,容易导致涂层起泡、剥落等问题,抗碱底漆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涂层的使用寿命和装饰效果。因此,型式检验作为产品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通过系统化检测验证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确保其符合工程应用需求。
抗碱底漆型式检验适用于各类以合成树脂乳液、聚合物改性材料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水性或溶剂型底漆产品。具体包括:
型式检验涵盖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施工适应性三大类指标,具体检测项目如下:
附着力测试 通过划格法或拉拔法评估底漆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划格法采用标准刀具在涂层表面划出网格,观察漆膜脱落情况;拉拔法使用液压/电子拉拔仪定量测定粘结力。优质抗碱底漆的拉拔强度应≥0.5MPa(混凝土基层)。
耐碱性试验 模拟高碱性环境对底漆的影响。将试件浸泡于饱和Ca(OH)₂溶液(pH≥12)中,48小时后观察漆膜是否出现起泡、软化或剥离现象。该指标直接反映底漆对基层碱性物质的封闭能力。
干燥时间测定 记录表干与实干时间。表干测试采用棉球吹拂法,实干测试使用压滤纸法。干燥时间过长易导致施工效率降低,过短则可能影响成膜连续性。
耐水性检测 将试板浸入去离子水中,168小时后评估漆膜是否出现泛白、起皱等缺陷。该指标验证底漆在潮湿环境下的稳定性。
pH值测试 使用精密pH计测定底漆成膜后的表面酸碱度,要求pH值控制在7-9之间,避免与面漆发生酸碱反应。
固含量测定 通过烘箱法(105℃±2℃恒重)计算涂料中非挥发物比例。固含量直接影响涂布率和施工成本,一般要求≥35%。
检测依据需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体系:
GB/T 9265-2009《建筑涂料 涂层耐碱性的测定》 规定耐碱性试验的溶液配制、试件制备及结果评定方法。
GB/T 1728-2020《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明确指触法、压滤纸法等干燥性能测试规程。
GB/T 1733-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详细描述浸水试验的温湿度控制及缺陷判定标准。
GB/T 9750-2001《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对固含量、pH值等参数的标注要求作出规范。
附着力测试
耐碱性试验
干燥时间测试
pH值检测
固含量分析
在实际检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技术细节:
抗碱底漆的型式检验通过科学系统的检测体系,有效验证产品的核心性能指标。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涌现,检测标准也在持续更新迭代。生产企业需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严格遵循国家标准要求,同时关注ISO 12944等国际标准的发展动态,以提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监管部门则需加强抽样检验频次,特别是在重点工程招标中强化第三方检测报告审查,共同推动行业质量水平提升。
GB/T 6747-2008船用车间底漆
GB/T 13493-1992汽车用底漆
GB/T 27806-2011环氧沥青防腐涂料
GB/T 29499-2013建筑用仿幕墙合成树脂涂层
GB 38468-2019室内地坪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HB 7396-1996民机舱内防护底漆
HG/T 2239-2012环氧酯底漆
HG/T 2244-1991机床底漆<
1、通过网站客服或者电话进行测试项目的咨询和交流;
2、寄送或登门采样,证实实验方案的正确性;
3、签订检测委托书并交纳测试费用;
4、进行试验测试;
5、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出具测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