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泵送混凝土检测

泵送混凝土检测

泵送混凝土检测有哪些参考标准?检测方法有哪些?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依据相关检测标准,对泵送混凝土等样品的回弹性测试、塌落度检测、粘着系数、抗压强度、凝结时间等项目进行检验测试,一般7-15个工作日出具报告。.

泵送混凝土检测技术概述

简介

泵送混凝土是一种通过管道输送至浇筑部位的流动性混凝土,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场景。其施工效率高、适应性强,但对材料性能及施工工艺要求严格。为确保泵送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不堵管、不离析,且硬化后满足设计强度与耐久性要求,需通过科学检测手段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可泵性、力学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系统性评估。检测工作贯穿原材料筛选、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及质量验收全流程,是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

适用范围

泵送混凝土检测适用于以下场景:

  1. 建筑工程: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等需长距离泵送的混凝土施工;
  2. 交通工程:桥梁、隧道、地铁等对混凝土流动性要求较高的工程;
  3. 水利工程:大坝、渠道等需泵送浇筑的混凝土结构;
  4. 特殊环境工程:低温、高温或腐蚀性环境下的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
  5. 配合比验证:优化混凝土配比时,验证其泵送性能是否达标。

检测项目及简介

  1. 坍落度与扩展度

    • 简介:反映混凝土流动性和填充能力。坍落度通过测量混凝土坍落高度评估流动性,扩展度则通过混凝土自由流动后的直径表征其抗离析性。
    • 意义:坍落度过低易导致堵管,过高可能引发离析;扩展度不足表明混凝土抗剪切能力差。
  2. 压力泌水率

    • 简介:模拟泵送压力下混凝土的泌水性能,检测单位时间内泌水量。
    • 意义:泌水率过高会导致管道内润滑层破坏,增加泵送阻力。
  3. 含气量

    • 简介:测定混凝土中引入的气泡体积占比。
    • 意义:适量气泡可提高抗冻性,但过量会降低强度和泵送效率。
  4. 凝结时间

    • 简介:测量混凝土初凝与终凝时间。
    • 意义:确保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保持可塑性,避免过早硬化。
  5. 抗压强度

    • 简介:通过标准试件测试混凝土硬化后的承载能力。
    • 意义:直接关联结构安全,是验收的核心指标。
  6. 温度控制

    • 简介:监测混凝土出机及入模温度。
    • 意义:高温加速水化反应,易引发开裂;低温延缓凝结,影响早期强度。

检测参考标准

  1. 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 涵盖坍落度、扩展度、泌水率、含气量等拌合物性能检测方法。
  2. GB/T 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 规定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测试要求。
  3. JGJ/T 10-20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 明确泵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指标与检测频率。
  4. GB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 提供混凝土生产、运输及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依据。

检测方法及仪器

  1. 坍落度与扩展度试验

    • 方法:将混凝土分三层装入坍落度筒,每层插捣25次,提起筒体后测量坍落高度;扩展度测试则记录混凝土自由流动后的最大直径。
    • 仪器:坍落度筒、捣棒、钢尺、平板。
  2. 压力泌水率检测

    • 方法:将混凝土装入压力泌水仪,施加3.5MPa压力,记录10秒和140秒时的泌水量,计算泌水率。
    • 仪器:压力泌水仪、压力泵、量筒。
  3. 含气量测定

    • 方法:采用气压法或体积法,通过专用仪器读取含气量值。
    • 仪器:含气量测定仪(如HQC-1型)。
  4. 抗压强度试验

    • 方法:养护28天的标准试件(150mm立方体)置于压力试验机,以恒定速率加载至破坏,记录最大荷载。
    • 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如YES-2000型)。
  5. 凝结时间测试

    • 方法:使用贯入阻力仪,定期测定混凝土贯入阻力,绘制时间-阻力曲线确定初凝与终凝时间。
    • 仪器:贯入阻力仪、试针、计时器。
  6. 温度监测

    • 方法:采用数显温度计或红外测温仪直接测量混凝土表面或内部温度。
    • 仪器:数字温度计、埋入式热电偶。

检测流程优化建议

  1. 实时监控:在施工现场配备便携式检测设备(如手持式坍落度仪、无线温度传感器),实现关键参数的动态监控。
  2. 数据集成:利用物联网技术将检测数据上传至云平台,结合BIM模型进行质量追溯与风险预警。
  3. 标准化操作: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试验方法符合规范,减少人为误差。

结语

泵送混凝土检测是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核心环节。通过科学选择检测项目、严格执行标准方法、合理应用先进仪器,可有效预控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堵管、离析等风险,同时确保硬化后结构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随着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未来混凝土质量控制将更加高效精准,为复杂工程提供可靠保障。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

 

检测标准

 

JGJ/T 10-2011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T 377-2012 混凝土防冻泵送剂

DB11/T 1446-2017 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DL/T 5824-2021 水电水利工程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DB21/T 1559-2018 回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

 

检测流程

 

1、通过网站客服或者电话进行测试项目的咨询和交流;

2、寄送或登门采样,证实实验方案的正确性;

3、签订检测委托书并交纳测试费用;

4、进行试验测试;

5、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出具测试报告。

 

检测报告用途

 

产品质量控制:确定产品质量等级或缺陷

相关部门查验:工商查验,市场监督管控,招投标,申报退税等

协助产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