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二元复混肥料、三元复混肥料、多元复混肥料、高浓度复混肥料、中浓度复混肥料、低浓度复混肥料、硫酸钾型复混肥料、氯化钾型复混肥料、硝硫基复混肥料、尿基复混肥料、氯基复混肥料、硫基复混肥料、缓释复混肥料、控释复混肥料、有机 - 无机复混肥料、含腐植酸复混肥料、含氨基酸复混肥料、生物复混肥料、高塔造粒复混肥料、喷浆造粒复混肥料、滚筒造粒复混肥料、挤压造粒复混肥料等。
总氮含量:包括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等各种形态氮的总和,是衡量复混肥料肥效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蒸馏后滴定法等进行测定。
有效磷含量:一般指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五氧化二磷的含量,常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或分光光度法来检测。
钾含量:主要检测氧化钾的含量,通常采用四苯硼酸钾重量法或火焰光度法等。
中量元素含量:如钙、镁、硫等元素的含量。其中,钙含量常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镁含量可在测定钙后的溶液中继续用 EDTA 络合滴定法测定,硫含量一般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
微量元素含量:包括铁、锰、锌、铜、硼、钼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含量通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 - AES)等仪器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粒度:指复混肥料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一般采用标准筛进行筛分,计算不同粒径范围内颗粒的质量分数。
水分:水分含量过高会导致肥料结块、降低肥效,还可能影响其储存和运输。通常采用烘干法测定,即在一定温度下将肥料样品烘干至恒重,计算失去的水分质量占样品总质量的百分比。
硬度:反映肥料颗粒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可使用硬度计等仪器进行测定。硬度适中的肥料颗粒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易破碎,有利于保持肥料的均匀性和肥效。
酸碱度(pH 值):用酸度计测定复混肥料水溶液的 pH 值,了解其酸碱性。不同的作物对土壤酸碱度有不同的要求,合适的 pH 值有助于提高肥料的有效性和作物的吸收利用率。
氯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过高可能对某些忌氯作物(如烟草、马铃薯、葡萄等)产生不良影响,一般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或电位滴定法进行测定。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反映复混肥料中磷的有效性和水溶性,对于判断肥料在土壤中的释放和作物吸收情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别测定水溶性磷和有效磷含量,计算其百分率。
未标明的元素或化合物:检测肥料中是否含有对作物生长有害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元素或化合物,如重金属(铅、镉、汞、砷等)、缩二脲等。重金属含量通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仪器进行检测,缩二脲含量一般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GB/T 18877-2020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T 8573-2017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GB/T 8574-2010 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 四苯硼酸钾重量法
GB/T 8572-2010 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蒸馏后滴定法
GB/T 8577-2010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
GB/T 8576-2010 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 真空烘箱法
GB/T 8573-2010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GB/T 24891-2010 复混肥料粒度的测定
GB/T 24890-2010 复混肥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GB/T 17767.2-2010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测定方法 第2部分:总磷含量
GB/T 17767.3-2010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测定方法 第3部分:总钾含量
GB/T 15063-2009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检测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遵循严谨的流程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确认并指定测试对象进行初步检查,对于需要采样的测试,我们会确认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的具体安排。
接下来,我们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和协商,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然后,双方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的内容、标准、报告格式等细节,并确认测试费用并按照约定进行支付。在试验测试过程中,我们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试验测试,记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以确保测试过程中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最后,我们对试验测试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撰写测试报告并进行审核,出具符合要求的测试报告,并将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