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聚酯切片(PET切片)是由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经缩聚反应制得的高分子材料,是生产涤纶纤维、聚酯瓶片及工程塑料的核心原料。随着下游应用领域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聚酯切片的性能检测成为确保其加工适用性和终端产品可靠性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检测,可有效评估切片的内在特性(如分子量分布、结晶度)及外在指标(如外观、杂质含量),从而为生产优化、贸易交付及研发创新提供数据支撑。
聚酯切片的检测技术主要服务于以下场景:
聚酯切片的检测涵盖物理、化学及功能性指标,具体包括以下核心项目:
特性粘度(IV值) 特性粘度反映聚合物的分子量及链结构,直接影响切片的加工流动性。测试方法为乌氏粘度计法,通过测定溶液流经毛细管的时间计算IV值。
熔点(Tm)与结晶温度(Tc)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材料的热性能,熔点决定加工温度窗口,结晶温度影响制品的成型速度与机械强度。
水分含量 水分过高会导致加工过程中水解降解。检测使用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精度可达0.001%。
灰分与杂质 通过高温灼烧法测定无机残留物含量,灰分过高会降低产品透明度并影响纺丝性能。
端羧基含量(-COOH) 表征切片的水解稳定性,含量过高会加速材料老化。测试方法为酸碱滴定法或近红外光谱法。
色度与外观 使用色差仪评估切片的Lab*值,目视检查切片颗粒的均匀性与杂质点,确保产品外观符合客户要求。
二氧化钛(TiO₂)含量 影响纤维的消光性能,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定量分析。
聚酯切片的检测需遵循国内外权威标准,确保数据可比性与法律效力:
特性粘度测定
热性能分析
水分测定
灰分检测
端羧基含量分析
聚酯切片的检测体系是连接原料生产与下游应用的重要桥梁。随着检测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如近红外在线监测、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未来将进一步实现检测效率与精度的双重提升,为聚酯行业的绿色化、高端化转型提供技术保障。
GB/T 14189-2015 纤维级聚酯切片(PET)
GB/T 17932-2013 膜级聚酯切片(PET)
GB/T 14190-2008 纤维级聚酯切片(PET)试验方法
GB/T 17932-1999 膜级聚酯切片
GB/T 14190-1993 纤维级聚酯切片分析方法
FZ/T 51012-2016 阳离子染料易染聚酯切片(ECDP)
FZ/T 51013-201
1、通过网站客服或者电话进行测试项目的咨询和交流;
2、寄送或登门采样,证实实验方案的正确性;
3、签订检测委托书并交纳测试费用;
4、进行试验测试;
5、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出具测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