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635-0567

玉米笋漂白剂成分检测

玉米笋漂白剂成分检测

本文聚焦玉米笋漂白剂成分检测的专业流程,涵盖关键检测项目、适用材料范围、遵循的国际与国家检测标准,以及核心仪器应用。重点包括漂白剂残留量量化、安全阈值参数和仪器功能性描述。.

检测项目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玉米笋中二氧化硫的残留浓度,检测参数包括最大限量10mg/kg和检出限0.05mg/kg。

过氧化氢含量:评估过氧化氢漂白剂的残留水平,检测参数范围0-100mg/kg。

亚硫酸盐总量:综合检测各种亚硫酸盐化合物总和,检测参数检出限0.1mg/kg。

氯残留量:分析氯类漂白剂的残留浓度,检测参数最大允许值5mg/kg。

pH值:测量玉米笋酸碱度以评估漂白影响,检测参数标准范围5.0-7.0。

重金属含量:检测铅、砷等重金属污染物,检测参数符合铅≤0.1mg/kg、砷≤0.5mg/kg。

微生物总数:评估漂白处理后微生物污染程度,检测参数菌落总计数低于1000CFU/g。

水分含量:测定玉米笋水分百分比,检测参数标准≤85%。

总酸度:量化酸度指标以柠檬酸计,检测参数范围0.5%-2.0%。

感官指标:观察颜色和气味变化,检测参数要求无异常变色或异味。

检测范围

新鲜玉米笋:检测其采收后漂白处理残留的成分安全性。

罐头玉米笋:分析罐头加工过程中漂白剂稳定性和残留量。

冷冻玉米笋:评估冷冻储藏条件下漂白剂降解特性。

有机玉米笋:检测是否符合有机食品无化学添加剂标准。

婴儿食品玉米笋:针对婴幼儿群体进行高安全性漂白剂筛查。

调味玉米笋产品:评估调味料添加后漂白剂相互作用。

出口玉米笋:遵循国际贸易标准的漂白剂合规性检测。

国内市场玉米笋:满足国内食品安全法规要求的检测。

玉米笋加工副产品:检测如玉米笋芯等副产品的漂白剂残留。

玉米笋提取物:用于食品添加剂中的漂白剂成分分析。

检测标准

ISO5522:1981水果和蔬菜制品二氧化硫测定方法。

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T5009.34-2016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ISO21527-1:2008食品微生物检测通用指南。

GB5009.268-2016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

检测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吸光度以定量漂白剂成分,在本检测中用于二氧化硫残留量分析。

气相色谱仪:分离和检测挥发性有机物,在本检测中测定氯类漂白剂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非挥发性化合物浓度,在本检测中定量过氧化氢含量。

pH计:测量液体酸碱度值,在本检测中用于样品pH值直接读数。

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重金属元素含量,在本检测中测量铅、砷等污染物。